读书|六月小结

《物尽其用》、《我这样的机器》、《好诗不厌百回读》、《大家的民俗学》……

一逃避就疯狂摸鱼!
甚至,明明嘟友是在吐槽网文,我看到名字都要去搜然后看完了……

读完

《可卡因传奇》

“它的香味近似于刚刚收割的稻草和巧克力混合起来的气味。” 听起来如此迷人的古柯,却可以引发战争、促成侵略,令政客蒙羞、使监狱人满为患,造就亿万富翁,也夺去成千上万的生命。这一切只因为,它是地球上富含可卡因的植物。 在这本书里,大量的械斗、武力、骚乱、犯罪、利益争端,都与可卡因本身的魔力有关: 起初的反对服用麻醉品的战役是如何拉开的? 弗洛伊德如何在无意之中创造了初期的可卡因瘾君子? 仅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可卡因交易产生的现金如何渗透进每一个拉丁美洲国家的国家? 可卡因又是如何染指那些富有的、引导时尚潮流的人,让它高昂的价格成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 玻利维亚政党与可卡因贸易沆瀣一气,底层的古柯种植者有着怎样悲惨的生活境遇? 阻止可卡因的生产,就能解决哥伦比亚的武力和贫困吗? 本书作者多米尼克•斯特里特费尔德,以惊人的胆识只身一人前往贫瘠、恶劣、血腥的蛮荒之地,与数名恶贯满盈的大毒枭深度接触,从而得到大量真实生动的新鲜资料,揭开古柯种植和可卡因加工的神秘面纱。
book

没比上个月多看多少,下面基本上是贴标记内容。

这个版本似乎有删节。
我觉得前面讲古柯的部分比较有意思,一种植物深刻地和文化纠缠一起,古柯甚至融入了计时单位,是这些想让我继续读下去。
可卡因的部分也让我知道了:

  • 可卡因的危害一直受轻视,甚至到二十世纪末期都有公开的小册子教人怎么吸食,它和安非他命都曾被当作过戒除其它毒瘾的工具,却只是让人情况更差、染上多重毒瘾。
  • 因为在舆论中曾经相当清白过(被当万能药的时候让我想到《发光的骨头》里说“镭”…),当我们提及某个已死名家也曾可卡因上瘾的时候,原因和现在的人可能不一样,福尔摩斯被加上这个设定的过程也受时代影响。
  • 对可卡因态度总有双层标准,在很昂贵、只在有地位的阶层流行时被调笑为危害还不如薯片的存在,或社会即使认识到可卡因毒性,也只认为吸食者是“不幸的人”,可在更便宜、流向“下等人”的时候它会被扣上一堆恶劣事件肇因的大锅。
  • 古柯被西班牙人用来奴役印加人,可卡因也被用来奴役过黑人:利用的不只是成瘾性。往往是那些食物、医疗和休息根本得不到正常保障的人会需要可卡因维持生活、让自己感觉好一点,“雇主”也乐于借此更彻底地压榨人。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服用可卡因呢?
《英国医学杂志》解释得很清楚。据这份杂志说,一切都开始于新奥尔良,那里的工人轮班给蒸汽船装卸货物,需要持续工作⻓达 70 个小时。黑人搬运工发现可卡因可以使他们干得更起劲儿,时间更⻓,吃得却更少,反过来又把这种习惯传给了种植园的工人,工人们⻢上就喜欢上了可卡因。没过多久,正如波托⻄城的⻄班牙工头一样,庄园主们发现可卡因对维持秩序非常必要。

但到细说贩毒/打击毒贩的章节我就开始觉得无聊了。大致翻了一下,第十一章后的内容好像都在写这些“传奇”。没什么更无关的科普了,我就不想看了……
看了的部分中:

  • 批评了把禁毒当“战争”的政治宣传(like,战疫…不对新冠投降…绝对清零……),这样子说话显得很~英勇~其实是在把钱和人命投入到根本不能实现的目标上,期望不一样政策是不一样的。
  • 提到了对一些地方的农民来说,古柯似乎是唯一靠得住的收入来源,贫瘠土地上作物的可能选项不多,他们还经历过其它作物的经济崩溃。如果不种古柯,这些人要怎么办呢?

《物尽其用》

“物尽其用”是一个由“破烂儿”组成的庞大方阵,承载了亲人间相濡以沫的痕迹与温暖,承载了物资匮乏时代对生活的理解与敬重。 “物尽其用”是对一个逝去时代的展览,从北京到光州,从柏林到纽约,无数观众默默地流下眼泪,好像突然见到过世已久的亲人与挚友。 “物尽其用”是一种默默地收集与保存爱的哲学, 顽强地对抗着将置换与丢弃作为基本态度的当下,记录着中国老百姓对家庭与生活的永恒的爱。 赵湘源是宋冬的母亲,像中国千千万万勤俭持家的妇女一样,她保存下大量的生活物品:化石般的洗衣皂、孩子们丢弃的玩具、堆积如山的瓶瓶罐罐锅碗瓢盆……“物尽其用”是她的人生信条。艺术史家巫鸿和当代艺术家宋冬,与赵湘源女士一起,将她的这些庞大的收藏变成了一次巡回世界的展览。
book

翻书之前我没看过简介目录,不知道原来从头至尾只关于一场展览,一个人的物件和生活。
老一辈人的“囤积癖”和文革造成的匮乏和不安有关,这个话题在网上屡见不鲜了,新冠封控也让我们多少亲身体会过了么。我比较意外的是一场展览居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愈合创作者家庭的裂痕。

书说,布展本身就是这场展览的一部分:
赵湘源是展览中物件与生活的主人,是组织这些零碎积攒之物的中心,在布展中,她终于得到机会回顾和讲述她眷恋之物。有些记忆琐碎或感伤,本来是压住不说的,因为展览的公共性,又得以吐露了。她不再禁锢于在孩子丢弃物件时只能“发脾气或沉默不语”的形象,得空望回自己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生,“这么⻓时间了,都是一点一点攒起来的,从来没有集中起来看过。原来这些东⻄都是存在大⻔洞、防空洞里,哪儿都有。哪知道一摊开,怎么这么多啊!”
而这些物品也从来不是孤立购置存放的,不只是她一人的记忆,共同布置中她可以轻快地和女儿、儿子谈及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围绕这些物件,原本冲突中的亲子是分列要扔和要留的两侧,现在她们被这些亲密的瞬间拢在了一起。“他告诉我说整个展览的经验——接触那些似乎还带有母亲体温的物件——是多么痛苦。他说他和姐姐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是因为他们感到惟有全身心地沉浸在这个工作里,他们才仍然和母亲在一起。”

这些本来在无望等待“物尽其用”的物品,在这个展览中真正被使用了、认真观看了。真好啊……

书中第一部分是巫鸿对展览的回顾总结。
这部分的语言风格我实在不太喜欢,在白话以同等文字密度完全可以表达相同信息的情况下,用术语组成相当违和的中文,尽管不难读,但也不算好看。
像这样:

《物尽其用》的实质因此是——这里需要再重复一遍——它不以异质的再现媒介对物质世界进行形态上的转化(transform),而是把过去转移(transport)到现下和此处。

内容大概讲到:

  • 比起说进行再阐述(虽然布展时赵湘源有进行“讲述”),这场展览以其庞杂营造陌生和震撼感、引人观看这些不起眼的东西而进入生活的回忆。所以说不是转化而是转移。
  • 共同的“物质性”:都属于一个人,由这个人不带商业或公共或创作目的、仅仅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收集。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使这个展览更有真实感。
  • 这个展览对亲子间关系的影响,子辈更了解母亲、与她更亲密,而母亲在一遍遍的讲述中也不再困于“茧”中,也许通过这些记忆的回放她能感受到她的记忆不是没有这些物件就靠不住的,也许她被倾听就可以缓解孤独和悲伤。
  • 在中国的政治环境下:展品和文革带来的匮乏和不安难以割舍关系,同时文革又在全国范围把家庭用政治分裂,聚焦于家庭主题的艺术有弥合这些裂纹的期望,把家庭带回情感和亲密的世界。

第二部分是湘源的回忆。
生命终结时刻是悲伤的,但又会让我想到它居然能和这个人的形象这么匹配,这就有成为故事的浪漫感了……想一想我们喜鹊也会留下旧窝呢!
这部分里插入了一些儿子宋冬的讲述,在篇末才标明,有点容易搞乱在说什么。还好每篇都是围绕特定的一批物品来介绍,不算长就混淆不久。
打动我的细节包括,她不准女儿打工的母亲说到自己小时候家里有钱也不被允许读书——相对来说没有这样缺憾的爹更容易做宽容的慈父。湘源提到妈妈死前只叮嘱爸爸要找能生孩子的新妇,可惜没说得要男孩子,让爸爸和后妈也没生得男孩。这还蛮有讽刺的味道……同一个爹轻易丢掉她留下的母亲遗物,遭她问询只会“啊,啊”地应。
不过,其它讲话,尤其是涉及丈夫的部分,都让我觉得她太宽容、太能欣赏理解别人、太多怪罪自己,可能这点讽刺是我多想……

第三部分是相关访谈和评论。
像其中一篇博客说到的吧,被唤起回忆和感情的人们也属于这展览的一部分,所以自然地列入这本书。

我要承认,宋冬母亲的收藏似乎更宏富。我家迁徙过多次,每次母亲都要折损一批藏品,她的战略储备越来越少。我觉得自己突然能够理解她了。当母亲忍痛放弃一捆捆破布头的时候,心情和战乱中的李清照丢失一车车金石图籍没有两样,她变得脆弱,感觉自己难以抵御生活的风险。

《我这样的机器》

★ 伊恩•麦克尤恩关于人工智能的最新力作 ★ 《黑镜》《西部世界》《爱,死亡和机器人》的完美文学注解 ★虚构与现实的边界在此模糊,麦克尤恩再度颠覆想象,改写人类科技发展史 ★一对年轻男女与机器人之间的三角恋;这回,深陷道德困境的不止人类…… ----------------------------------------------------------------------------------------------------------- 1982年,平行世界的英国伦敦,彼时人工智能研究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当前的发展水平。英国在马岛战争中落败后,托尼•本恩当选为英国首相,“人工智能之父”图灵也没有自杀;与此同时,32岁的伦敦人查理开始了两段新的关系:一,他爱上了楼上的邻居米兰达;二,他用继承的遗产购买了一款新型人形机器人“亚当”。“亚当”拥有以假乱真的智能和外观,能够完成逼真又不失自然的动作和表情变化。在米兰达的帮助下,查理重塑了“亚当”的性格,于是一组奇怪的三角关系渐渐形成……事情也慢慢开始失控。 小说中麦克尤恩给了图灵他应得的生命,而非受到审判、监禁、自杀。图灵得享高寿,活在世人的尊崇之中,他的作品创造了技术奇迹。麦克尤恩在小说中探讨了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区别,究竟是什么使我们成为人类——我们外在的行为还是内在的生命?机器人能够明白人类的心吗?对于那些人类无法掌控的技术,这部小说将带给读者深入的思考。
book

我挺喜欢书名的,内容其实之前看过一章多、当时没兴趣继续,这次多少是借着焦虑看完的吧,没有“恐怖伊恩”的惊人节奏感,但焦虑使我摸鱼……
看着各种话题会惊讶……啊还真是科幻啊!对不起我一开始以为只是披个科幻皮……

书里反复出现的话题是,人是很模糊矛盾的存在,从来欠缺一致性也可以将就生活,可以说出很多看起来斩钉截铁的观点、可以用看起来非常踏实具体的论据武装它们,但依然可能闪烁、摇摆,视“实际需要”而变动……
这点往好了说正是人类有趣的所在(我看这个角度会比较多),糟糕一点就注定书里夏娃亚当们的悲剧,更纯净的要破碎。

问题是,棋不能代表生活。棋类游戏是一个封闭系统。其规则不可动摇,两边的选手都必须一直遵守。每个棋子都有明确的限制,并接受其角色,一局棋的每个阶段都清楚明白、无可争议,到最后时刻,结局也无可置疑。那是完美的信息游戏。我们将智力用于生活,但生活却是个开放系统。乱糟糟的,到处都是虚招、伎俩、矛盾,到处都是虚情假意的朋友。语言也是这样——不是一个可以去解决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可以帮助解决问题的工具。更像一面镜子,不,十亿面镜子聚在一起,像苍蝇的眼睛那样,以不同的焦距来表现、扭曲或构建我们的世界。简单的陈述也需要外部信息才能理解,因为语言和生活一样,是个开放系统。

喜欢的一个感叹是我们如此容易“适应”新奇,对奇迹太快熟视无睹。

在日常生活中,尽管我能够和一个人造人过一天,尽管这个人造人能洗碗、能和其他人一样交谈,我却不再为之感到惊讶。他急切地追求观点和事实,渴望获得我无法企及的思想,有时候令我感到厌烦。亚当这样的技术奇迹,如同第一台蒸汽机一样,已经成为寻常之物。同样,我们无法完全理解却无处不在的各种生物奇迹,也是这样的,比如所有生物的大脑,还有普通的大荨麻,其光合作用我们也只是刚刚才能够从量子角度加以描述。一切神奇的东西,我们都能够适应。

《好诗不厌百回读》

当代国学大家袁行霈先生是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丛书的编委,《好诗不厌百回读》是袁行霈先生诗词赏析的小集。本书集合了袁行霈先生对自《诗经》至《纳兰词》,五十首古典名篇的精彩赏析,旨趣高雅,言语亲切,非常切合“大家小书”的意旨。
book

不是好评

其实最开头葛晓音的祝寿文有减弱我阅读欲望,我还意外有几条豆瓣短评说这部分更好看:讲尊师古风那里就让我流汗了💦,后面夸起来老师成就更是……废话套话堆得格式颇像思政课本密密匝匝歌功颂德,照理要表达真挚感情的时候切入这种口吻我觉得很恐怖。这篇祝寿文字其实跟这书内容也毫无关系,它排到最前面只会让我以为自己误入别人专司逢迎奉承的饭局……
比如说,下面这段倒没堆叠菜名,但看这种东西怎么会觉得真诚?⬇️

我想到了袁老师以前多次说过的一句话:“我这辈子就是个普通的老师。我喜欢当老师。如果有下辈子,我还是愿意当老师!” 我把这句话还有他的座右铭“心迹喜双清” 告诉听众,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在场听讲的东京大学大木康教授不停地说:“感动!感动!太感动了!”大家都明白:一位学者只有具备这样的情怀,才能真正理解陶渊明,使他的陶渊明研究难以超越。

作者自序提到书连名字带选篇都是由编辑一手操持,他自己基本没有参与,看到这里我才放心一些……至少不是他自己引人读诗前先迫人看这种夸夸……

不过正文我觉得也一般吧。看豆瓣说专著会好看得多,可能有对受众的考量在?大多数文章讲的都是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过背过的诗文。深度、广度,其实也没多超出考试要求,有的篇目就是帮你把句子什么意思解释一遍就结束了;口吻,很像听我们小城市差中学一般老师讲课本……让人觉得,机械、“正确”、陈旧、不个人、不美丽。

那是什么样的口吻呢?举个例子:

在《木兰诗》之前,诗歌里几乎没出现过木兰这样聪明勇敢、完全处于主动地位的妇女形象。木兰是一个闺中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的巾帼英雄,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代父从军,女扮男装,驰骋沙场十多年,立下汗⻢功劳;胜利归来之后,又谢绝官职,返回家园,表现出淳朴与高洁的情操。她爱亲人,也爱祖国,把对亲人和对祖国的爱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是人⺠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这是一个深深扎根在中国北方广大土地上的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英雄形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尤其可贵。

祝寿文说听袁老师上课是艺术享受,这点我可以信,但从这本书里是很难体会到的。就是中学诗歌鉴赏,很难享受吧……?(所以说根本是一篇和后文毫无关系的序言!制造了会失落的预期!)

当然不是一无是处

许多篇目都有背景有释字有说典故,附录还相当清晰明确地讲了读诗怎么入手(你们来当导读好不好!)。我读文言的能力差,就是真看中学语文卷子标答也能学到点东西呢——光靠我自己经常完全看不懂呀。比如说《老夫采玉歌》里“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我不知道悬肠草也叫“思子蔓”,读着没头没脑的需要这样的帮助~
中间也间杂说一些诗的传统,讲到这首那首为什么具有如此的地位,是怎样在当时令人称奇;示范一些赏析的技巧,怎么看到没明写的东西、怎么找到视点和主客、怎么关注呼应和变换……此外,也有介绍一些不那么广为流传的诗,传递如《又呈吴郎》之中仁音,讲作为归程的《早发白帝城》时还提到去途《上三峡》里的心情滞重……这些我还是很开心读到的!

只是,只是~我之前读过 《吴小如讲杜诗》《叶嘉莹说杜甫诗》《风诗的情韵》 ……这些也是类似形式的科普,包含前述所有“是处”,并且真的同时给到了我“艺术享受”,所以对这本难有太高评价。

附录三笔记

折叠:有点长折一下。

一、从字、词、句入手

:古代汉语里单音节词数量很多,古典诗词篇幅又多半短小,好的作品往往每个字都有用,读时也要每个字都搞清意思。
:不要忽略虚词呈现的感情和语气。
:有时候可能字词都懂,也读不通整个句子,不知道词之间的关系、合起来说明什么意思。因为诗词会有特殊句法,可能诗里为了对仗去省略真正主语,或者为节奏做倒装什么的。

注意

  • 对字词的解释要有依据。
  • 对词语除了能直接查到的“意义”,也要关注感情色彩。

一个词语的感情和韵味,是由于这个词语在诗词中多次运用而附着上去的。凡是熟悉古典诗词的读者,一⻅到这类词语,就会想起一连串有关的诗句。这些诗句连同它们各自的感情和韵味一起浮现出来,使词语的意义变得丰富起来。而这种感情和韵味,往往难以用训诂的方法予以解释,也是一般辞典中难以包括的。


二、意脉和层次
读诗可以先分解成几块,逐块琢磨,再综合归纳。

⻓诗:换韵的地方可能就是分割点,没换韵就直接照内容分吧。

可以分成几个段落,然后再找出各段的联系,各段之间是怎样过渡的,哪是主,哪是辅,诗人的思路是怎样的,诗的脉络是怎样贯穿的,等等。

短诗:分层次不麻烦,可以多想想层次间怎样衔接过渡。

四句、八句,或再⻓一点,可以分层次。律诗、绝句,一般是两句一个层次。短诗的各个层次之间,衔接的痕迹不明显,常常是跳跃的。所以短诗分层次并不难,但是要说明各个层次是怎样衔接过渡的,就要动动脑筋了。


三、知人论世
知道背景还是蛮重要:

白居易的《卖炭翁》, 如不结合有关中唐宫市的历史资料去读,就不能理解这首诗的可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如果不知道它是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放回时所写,就会把它当成一首普通的写景诗或纪行诗。如果我们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就会体会到诗人那种轻松喜悦的心情,那种解放感。

要适可而止哦:

在分析作品的时候,作家的生平思想,作品的写作背景,最好融汇到你们的分析中。如果仅仅是把它们罗列出来,和后面的分析挂不上钩,仍然是没有用的。背景材料要用得恰当,在该用的时候用上,也不要讲得太多,能说明问题就行了。


四、主题思想

遇到一首诗,可以先看它是属于哪一类,是写山水呢,还是写边塞?是写爱情呢,还是写求仙?确定大的类别并不难。确定了类别以后,还必须再做具体的分析说明。只说一首诗的主题思想是退隐山林,当然太简单了。还应当说出这首诗里所表现的退隐思想是怎样的,如果能指出是厌恶官场的丑恶,不肯同流合污,这就比较具体了。
分析主题思想,比较困难的是那些有寄托、有影射的作品。诗里写的是美人香草、爱情相思、历史故事,但寄托了别的思想。那些题为《咏怀》《咏史》《感遇》的作品常常是这样。遇到这类诗就要透过表面,看到实质。既不失之于肤浅,也不失之于穿凿。这中间的分寸一定要掌握好。


五、艺术特点
没有什么一定的讲法,几个思路:

看看一些现成的说法是不是可以解释:

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锤炼字句,夸张想象,比喻指代,以小⻅大,化虚为实,对比衬托,视听通感,动静变化,穿插烘托,对偶用事等等人们常常讲到的艺术表现手法,你们当然可以有选择地用到诗词的艺术分析中去。
像雄壮、含蓄、婉约、豪放、自然、朴素、⻛趣、高雅等等前人归纳出来的各种艺术⻛格,你们也可以用来说明一首诗词的艺术特点。但是,套用这些现成的说法,并不是一种好的办法。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艺术感受。

还得从自己的感受里找:

把你的感受具体地结合诗句说出来,让别人也觉得这首诗好,也有同样的感受,或启发别人产生他自己的感受,这就是艺术分析。如果能把你的艺术感受概括一下,就不难找出这首诗词的艺术特点。

试试和同一题材不同诗文对比

把不同诗人的同一题材的作品加以比较,也许是分析艺术特点的一种可用的方法。

这个附录二有举例:

同是抒写忧愁,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说:“忧端⻬终南,澒洞不可掇。”李群玉《雨夜》说:“穷愁重于山,终年压人头。” 石孝友《木兰花・送赵判官》说:“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儿驮得动。” 都用山作比喻,但情调、色彩各不相同。杜甫是忧国忧⺠,以终南山作喻,显得庄重严肃。李群玉是写穷愁,故有压人之感。石孝友是写离愁,那重于山的离愁连⻢儿都驮不动,这就和行旅境况联系起来了。再比较贺铸的《⻘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絮,梅子⻩时雨。” 这是写闲愁,一种连自己也说不清的无名的忧愁。诗人先设问一句,却又不正面回答,而跟以三句景物描写。这三句诗让人感到他的闲愁无所不在,无法衡量。

《大家的民俗学》

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会按照一些习俗或默认的规则做一些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的事,这正是民俗学大显身手的地方。 与我们以往的刻板印象相反,民俗学并不是为古老事物追根溯源的学问,而是一种反主流、反霸权和反中心的文化心态。本书是一本面向大众的民俗学入门书籍,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书中列举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如大学校园里流传着的七大怪谈;各个家庭内部实行的规则;消防员、铁路员工、法官、办公室白领的日常生活;作为社交场所的平民区咖啡店;动漫圣地创造出的新民俗;新冠病毒肆虐下的鱼身鸟喙人面的妖怪护身符的大流行;互联网时代稻荷神信仰的全球化; “座敷童子”的现代转型等等。 本书简明易懂地介绍了现代民俗学的知识,向读者展现出现代民俗学的魅力。让民俗学成为每个人都能学会并加以运用的技能,从而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充满趣味。
book

很短很薄的小书,没什么深入的内容,还蛮好读的。
先说“民俗学”研究的不止是“古远”之物,其中的“俗”其实是对反中心反主流的概括,后面就大致讲了讲就在我们的现代生活里有哪些“俗”。家人编来让小孩听话的怪物可以是俗(居然会有这样编的故事演变成一个地区习惯的情况!),校园怪谈和同学间黑话可以是俗,打车常听见的司机群聊也可以是俗,对廉价美食的来由考察也是探究民俗的一部分……就蛮亲近的,看着会有也要去搜集记录自己身边这些“默契”的愿望。
照书上说的,去了解日常词语背后非正式的“俗”,其实就是去多一点明白别人的处境和想法,这不只是道德上的、还是审美上的:“激发想象力”,发掘被单一化解释的世界中岔路与幽微。

之前我看《路上观察学入门》,其实想看的就是这样的东西。但在那本书我很快被吓跑了——不想还没真正看到什么就突进到男的充满人名和术语的小圈子自嗨啊啊啊!完全没有书名那种闲散气氛!
盐在我的标记嘟底下推荐了一本 《99% 隐形的城市日常设计》,有机会去看~

弃了

《诗人十四个》

十四位古代诗人和一个现代闯入者 一场始于1600年前的诗歌沙龙 · 七堂围绕“春天”意象与“青春”经验的文学课, 以现代心理学解读古代诗人, 诗与心灵自由飞动, 抵达诗歌中那些恍兮惚兮的微妙细节, 让古代心灵中幽微隐秘的部分重见天日, 成为与现代生命体验共情的丰富资源。 · 《诗人十四个》围绕“春天”意象与“青春”经验,用古诗词阐释友情、孤独、情欲、死亡、别离五种生命事件,渴求与接纳两种生命态度。全书根据这些主题分为七章,每章选择两个诗人,讲解其在这一主题下的文学样貌与诗人个人气质,并在两个诗人的对比中,呈现诗歌的不同解读,展现生命的矛盾性和可能性。
book

只看了“春山”“春云”两部分。用春日来组织全书,谈及在南在北对“春”的盼望和感知不同,讲裴迪和王维的关系、“觉察到内心登岸的欲望并就此停留”的平衡……这些都挺有意思的。
不过,网友说不适合入门、原来没读过这些诗就容易被作者的理解牵着走,看行文我也是信的……这本里具体的诗往往只成一个说事的引子。其实读着还好,不知道为什么会想起读《为什么要有图书馆》那种感觉,就是,好像我也不反感偏题讲自己的事,你这个叙述者看起来也挺好人挺柔和的,但到底哪里,给到我奇怪的感觉……

我弃掉是因为,序里提及一次、正文又提及一次乐府文化的涂志刚,让我心生反感了,为什么要从一众模糊的“朋友”里特别拎出这个人 说名字啊?(我查了一下好像因为这本书就是乐府出版的。)尽管出版时间在 19 年,女作者也什么问题都没有吧……可我完全不想看她这帮朋友的嬉笑打闹,她们已经被那个“大肚子涂涂”给代表了!

说到底就是,虽然“还好”,但文本给不到我多强烈的吸引力,有一点小不爽小迟疑就看不下去了……

《真想让我爱的人读读这本书》

用成年的力量,重新养育童年的自己。 既温柔又犀利的心理治疗师、百万畅销书《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作者菲利帕·佩里写给成年人的心理疗愈问答书。 如果你人生中有未完成的事件——来不及告别的人,得不到的回应,未被满足的需求,内心没有解决的冲突——试试在房间中放两把椅子,你坐其中一把,另一把留给未完成事件中的人(或者是你的一部分自我)。想象那个人坐在空椅子上,把你的感受、情绪和想法都告诉他。然后,你再坐在他的椅子上,想象你现在变成了他,用你想象他会对你说的话,来回应你刚才坐的那把椅子(也就是你自己)。 童年时的我们为了保护自己,发展出了相应的适应能力和防御机制,比如乖巧、懂事、警觉、讨好。然而,当我们长大成人后,儿童式的生存机制不再适用于成年人的生活,甚至会带来创伤和阻碍,留下一桩桩“未完成的事件”。 在这本温暖人心的书中,心理治疗师菲利帕·佩里用温柔又犀利的回答,帮助读者看见自己,觉察自己,给未完成的事件逐一画上句号。 感谢童年时代拼力保护我们的自己,现在,让我们用成年的力量,再重新养育一次童年的自己。
book

Neodb 评价还蛮好的,另一本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颇有口碑。所以虽然我很讨厌这类书名,认为有“强灌想法”的嫌疑,还是读了。还是很不喜欢哈哈。

看到“她已经有两段很好的人际关系:丈夫、儿子……我觉得她根本不是真的想交新朋友……有的人只需要很少的朋友,她就是”就无语了,男作者你不要太懂了吧……虽然觉得后面说不要过滤想法挺好的,但也不是很想读下去。
之前说看心理自助书对我来说是一次敞开自己关注自己的体验,在其中我不是很必要学到什么知识,那么这本书是第一节就让我产生敌意的类型。

放出来的读者来信已经被提炼得很抽象了,没比作者的概括/评论提供哪怕多一点点的 nuance,为什么非要引用来信,在本来就短得只剩鸡汤口吻的单篇里凑字吗。

Built with Hugo
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