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买来一台“观鸟相机”

( ˘ ³˘)♥

上个月我买了一台尼康 P950。

超——级——远——

此前我也偶尔会想买相机,但其实并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选择起机型觉得头晕脑胀,看到的各种术语查过解释好像懂了,到底对我来说不够直观。玩游戏给角色加点,光看每个属性的说明文字去加其实还是胡加一气嘛……想就试试别人帖里推荐到价格合适的机型,但搜来总是只看到溢价的二手,评论又总说不如等等、不如再加些钱升成某款……太模糊了,让人举棋不定。买相机对我来说不是很小的开支,我需要确定买来不会让它吃灰。于是就,一直拖着……
所以,在我观鸟兴头正热的时候,尼康的 P 系列一下打动了我——它的特征好明确啊!尚没有摄影爱好和知识的我也可以很直观地体会到。
它像一台可以“截屏”和“录像”的望远镜,可以拍到超远处的画面,而且防抖不错。
我看各种演示 P1000 变焦的视频,连呼这是什么超级偷窥狂相机,好像蛮常见的动画镜头,广大的宇宙里一扇没什么细节的小小窗户,镜头推到窗内,房间成为画面的主体,其中又有无数可以再次近观的陈设,“每一件事物都是无穷的事物”,这样奇妙的感受,差别只是这里不是动画。人站在原地没有动,能看到的远处的树本来只会是发灰的、静止的,糊成一团,而随镜筒推长后那些像素点间重被拨开距离,人看到鸟在枝叶间跃动——
虽然拿到手后我反应过来到广角端看事物会比肉眼小一点,大多时候我也不是在高楼上观鸟,其实放大起来没有视频里那么夸张。但也足够有趣了,变到 2000mm 焦距时已经能比我用双筒望远镜(圣途森林人 8x32)看到更“深入”的画面。
与此同时,这个系列的重量允许我手持拍摄、边走边看。
价格上也可以说远低于我的万元预算:最便宜的 P900s 已停产,闲鱼上两千多;最均衡的 P950 新机五千多,闲鱼上四千多;最贵的 P1100 这个月底才会发售,宣传的新机参考价在七千多。
不能换镜头,可是我看别人推荐的很多组合光一个镜头就这么贵啊,它这样还好记些,我看拍鸟相机推荐贴下面那些字母数字组合晕得很……

对焦和画质

至于 P 系列的缺点,网上主要是说两点:一是对焦慢,只能拍“呆鸟”、无法拍“飞版”;二是锐度不够,画质“不能看”。这两个情况在天气阴沉的时候尤为糟糕。

但这两点究竟差成什么样子,搜得到的文字评论大多非常主观。毕竟其中有只想要观鸟顺便记录的人,有同时把摄影和观鸟作为爱好、想尽可能在一台相机上平衡这两点的人,有更多把鸟当作一种展示相机性能和自身技术道具的人……大家原有的设备、习惯的标准和想要实现的需求都不一样,很难统一成一致的结论供我参考。
都要花几千块了,对这些缺点我不能说一点也不在意:如果“呆鸟”是说特定傻乎乎/不怕人/不怎么动弹的鸟种,应用空间的确就小了很多……或者如果图片只能灰灰糊糊如监控截图(我在一些帖子下看到别人这么抱怨,总有人回复 P 系列的小传感器决定了它只能如此),那是不是还不如我拿手机怼望远镜,或者买个能卡手机上的镜头?
但我的追求确实不高……去年九月底我才换的手机,此前我还拿 iPhone 8 拍照呢也不是不能忍……我是一个,近视还不爱戴眼镜的人!如果能在拍远远的鸟时,呈现跟我现在手机摄像头 1x 2x 时差不多的画质,我就已经满意了。

用下来我自己是完全可以接受。
如果只想以记录为目的,当然是什么鸟都能拍,碰见好动如柳莺,录像就是了呀……只是不好把焦距变太大,小鸟可能眨眼就蹦跶出框了。所谓“只能拍呆鸟”中的“呆鸟”跟物种没啥关系,拍鸟者们嘴里的“飞版”“呆版”分别指鸟停栖的姿态和飞翔的姿态。小鸟动作很快,如果用 P950 想清晰地定格展翅扑翅的瞬间确实困难。下图一是我在多云下午录的悬停斑鱼狗视频一帧,花花的……但我并不在乎,我本来也不能自然地看清这些瞬间。运动要消耗能量,大多鸟都会有停下来/慢下来的时候,“呆鸟”这个名头,还是冒犯了哈。
少光的阴天确实画质不佳,画面会很灰、有非常明显的噪点,云层能漏一点光色彩都会好很多。不过即使是大雨天也够辨认鸟种这个“保底”了——说是为“观鸟”而非“拍鸟”服务的相机嘛。至于晴天……请看下图二,是晴天上午在草地边觅食的红胁蓝尾鸲,光线好时效果还是很让人惊喜的!

悬停扑翅的斑鱼狗,只拍到翅膀的“残影”

湖边草地上的红胁蓝尾鸲雌鸟,侧面看向镜头

在空中飞过的鸟几乎是拍不到的,焦距太小取景框里根本看不见点,焦距拉大可能还没对准鸟就飞走了。但我的反应速度本来也不怎么样,拿望远镜都不一定及时对上飞鸟,原谅了……
对焦有时候确实气人,小红书有篇“新人观叶心得”,就是用 P1000 的网友在讽刺焦点死活对不到鸟上的情况。有时候明明鸟占了取景框大半,但糊成一团,只旁边的树枝草叶如刀锋锐利……不过,这时候一般手动对一下焦就好了,虽然可能鸟在过程中就飞走了,但发生频次还在我的接受范围内。

至于画质,我之前先是在小红书搜索相机型号看图参考,结果里非常清晰的图也有、灰扑扑蛮模糊的图也有,和文字反馈一样让我摸不清“常态”“平均水准”该是什么样子——不过这个疑虑很快得到了解除。
我发现 Bilibili 上“愿作晨风鸟”和“冷吃兔疯狂打鸟”这两位博主用的分别就是本系列的 P900sP1000,晨风基本都是手持拍摄,冷吃兔会带上三脚架。看她们账号里横跨数年的众多观鸟视频,我还是比较放心 P 系列足够满足我的需求……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曾经在晨风的视频下面看过别人询问设备呢,当时看她提到已经停产就划过去了,没有想过闲鱼或者有同系列新型号这回事……

购买和配件

起初想买新机,但看别人说十二月我抵制的某平台才有过活动,新机仅售四千六,我看着淘宝上的五千六,一下觉得又不够便宜了……在闲鱼刷到一个 4567 元的链接,价格适中(据说太便宜就很多骗子),详情清楚、语言像活人(闲鱼有太多复制粘贴的伪人介绍),不强制走验货宝(根据我看的 1818 视频没有保障效果只是拖我时间多花我钱),卖家评价很多很好但商品多是配件和音响杂志(不是新号也不是相机贩子)……我就买了二手。
体验意外地好,我没提卖家就提供了所有发货内容的照片和三百六十度视频,甚至在视频中就给解说介绍了这个那个都是什么,安稳拿到机器。

没选择 P1000,一部分原因是找不到新机,闲鱼也没看到很让我信任的链接;另一部分原因是我看了 P950 和 P1000 的视野对比视频,后者多出的 1000mm 优势似乎并不显著,对焦能力也没有增强,却实实在在地贵了一千块、重了一斤之多。
拿到相机后我很庆幸如此选择。起初我看 P950 一公斤感觉并不算重,可原配相机肩带那个长度并不适合斜挎,可以挎,但挎完并不好随时举起,观鸟中主要还是挂脖子上,刚用时我觉得这样还是很累的……用惯后有所改善,也只是因为不拍照时我也会有意识用手提起相机分担负重而已。重一半换来那一点提升,还是算了吧……

卖家还送了我尼康的座充和第二块电池,都非常实用。我早上出门一般到下午一点左右会耗尽一块电池的电量,一天用两块就刚好。座充就是把电池取出相机单独充电的充电器,我觉得比连着相机充电方便。我的座充长下面这样(图片来自尼康中国官网),起初我没看懂上面的图示,以为右边是电源指示灯,左边两个小的是状态指示灯,还困惑为什么两个状态灯都没亮。搜小红书,别人都说充完的灯该是黄色的,我更是对充电状况充满疑虑。其实人家跟我并不是同一型号,我这边小太阳一样的符号表示的是闪烁,即绿灯一闪一闪说明充电中,绿灯常亮表示充好了。

尼康 MH-27,图片来自官网

卖家给我的演示视频里说过存储卡是不含在内的、发货时他会拆掉——这个在当时没有引起我内心的任何波澜。我也没有及时自购存储卡……我简单地想,把我吃灰 Switch 上的卡拆下来不就行了?相机到手后我翻找卡槽,才意识到手机掌机中存储卡叫作 micro SD 其来有自……没有 micro 前缀的 SD 卡,好大啊……这台机器的无存储卡提醒还亮在屏幕正中,没卡想拿它当望远镜用用都不行!
临时网上选购 SD 卡,非常焦急……淘宝怎么也得次日到货,可是人家马上就想玩!想着要不要去家附近卖手机配件的店里碰碰运气,突然灵机一动打开外卖软件……同样品牌规格的卡居然比网购还便宜呢!还兼送我一瓶阿萨姆……
存储容量,我本来想买 128G,网上说 64G 完全足够就改了 64G,用起来感觉我买 32G 就够哈哈……RAW 格式一张照片大概二十多兆,我意识到自己懒得后期后都直接用 JPG,这样一张 4M 左右。我每次观鸟回来都清理一遍照片,从早到晚都攒不够 5G 的。
读卡器我觉得很值得一买。SnapBridge 应用我用着连接很不稳定,数据线传输我还得用转接头,插我电脑半天载不出来,插手机也感觉传输不够稳和快。读卡器就把事情简化很多。

然后…… 介里是相机的说明书,有搜索功能和明确的目录,图示非常清晰,翻起来会比纸质版方便。不过我当时没耐心读……人家着急玩嘛!开始我只想知道在哪里变焦和拍照,自己把所有按钮瞎点一气没有看到任何变化(用的力气太小了!半按快门只是对焦,我没按全……)。搜了一下基本上可以参考这个 P1000 的视频。视频里说手动对焦是要转镜筒底部的变焦环——这个东西 P950 是没有的,拨到 MF 后转机身左侧那个上下的滚轮就好。除此之外,电子取景器不够清晰的话拨它左侧的滚轮可以调节;查看相片时可以拨动变焦控制来放大缩小,按 MENU 裁切、OK 返回。

开心的事

买相机前我的一个犹豫点是:我找鸟能力完全不行,没有喜欢观鸟的线下朋友,在的学校没有观鸟社团,在的小城市没有如上海野鸟会、阳光鸟会那样会组织教学活动的社群,能接受的出行距离里没有记录多的观鸟点。望远镜买了一年半了,看过的鸟种寥寥无几,在学校我连白头鹎都找得比较吃力……成就感不高,兴致也常是三分钟热度,看过几天就让望远镜吃灰很久。我不确定这一切在我买相机后会否有改变,如果不会,那也太浪费了……

可是买来之后感觉真的很好。

之前是我思维定势太执着从小区树上看到鸟了,当时总觉得水鸟非得去公园或者大湖边看,离我家太远了我不想出门。这次我趁着兴致把家边的路都探了一遍,发现原来从房间窗户能看到的河边就常有鸟类来往……那附近的一条路线,从前因为陌生、黑暗和(违规行驶的)车流给我危险的印象,现在我才注意到本来令我不安的部分其实只有一分钟的部分是必须走过的,马上就能绕到有灯光照亮的捷径。我甚至还给地图 app 提交了几个没有记录的地点,其中一处就是我单纯跑步时一直想靠搜索找到的跑道。

有了相机,看到的鸟我大多都能及时留下影像,这对还没有熟悉家边鸟类的我很有帮助。我有心盲,没办法在脑海里回放图像和声音。之前光是用望远镜,遇到太多次鸟刚刚飞走我立刻就忘记它形貌的情况了……家里的电动车,我去年明明骑出去过呢,前几周还为它是黑色而非白色吃了一惊。我能回放的只有在自己心中主动进行的语言描述,但语言的模糊性很大,比如灰喜鹊、翠鸟、紫啸鸫的“蓝色”就截然不同,我不细述就不记得,细述又会慌乱、分神。鸟飞走后我在备忘录中记下这些描述文字,仍然觉得无法确定,完全无法想象刚刚就在眼前的那只鸟,心情是很失落的……
我也尝试过用手机透过望远镜拍照,但不容易对准,有时候反而耽误看鸟;有可以事先就把手机固定上望远镜的夹子,但也不算稳固,稍有松动调整时就容易摔手机,而且,这样就不好附眼去看望远镜了,只能把手机屏幕当显示屏用,光线强反光重的时候体验很差;这样曲折地拍照,拍出的色彩也明显比望远镜里影像更灰。
看下面这只鸟。它很快就飞走,我这张照片不够清楚。但之前只用望远镜的时候,我拍到的经常就只是这样的鸟:很模糊、姿态不便与标准图比对、颜色黯淡难以辨认。当时我通过取景器只能看出这只鸟有喜鹊的个头但不是喜鹊,尾巴很长,别的什么也不确定。相机定格后我才可以在电脑屏幕上放大了慢慢看,注意到黑的头顶有白,稍稍转过来露出了红的嘴和眼圈,长尾巴尖端白色,这是我见过的红嘴蓝鹊。
(当然望远镜更轻,视野比相机取景器大,也不会主体明明就在眼前还化开,找鸟或熟悉观鸟后用来观察也很有用啦。)

阴天,被树枝遮挡着的红嘴蓝鹊背影,头微微从左边转过来一些,尾巴左倾,露出很有力抓住树枝的右脚

现在知道会有照片,我乍见陌生的鸟时不会那么慌乱了,即使在不够明亮的阴天,清晰度至少足够我事后检索到鸟的名字——人需要靠名字来归纳组织对事物的印象——有更多余裕仅仅观察它们在做什么。
而且,我还能从相片里看清当时并未注意的事物。比如一次我看逆光的大山雀在树上反复低头,出于对小猫类似动作的联想还以为它在梳毛。换位置后我只在别的光线下拍到一张照,回看才发现山雀其实是在啄击用两只脚脚卡住的果实。超级萌……

大山雀低头吃果果

是这样在实境中多多看过之后,我才渐渐可以听音辨认熟悉的物种,只凭肉眼所见的模糊轮廓猜出鸟名。

一月十号收到相机,光是一月我在家楼下就看了近五十种鸟,再算上去几次坐公交去周边公园、景区观鸟的经历,种数到了七十——这些数字好让我惊奇!它们不是同质的东西简单累加,每一种鸟都有自己的外观、声音、习性,每一种鸟都是确实的存在。

我之前看过关注的豆瓣网友时不时发在她家附近蹲鱼的翠鸟照片,但只以为这仅仅因为她住在环境很美的乡野,心中认定这样炫目的小鸟我是无法轻易见到的。同样地,我看科普书提到反嘴鹬时心中也把它们默认为某种异域的生灵,并非比宝可梦离我更近的存在。小时候“鹬蚌相争”故事里“蚌”在我心里少说也有只母鸡大小、鹬更是有着近乎鹤的体形,怎么样也无法塞入我脑中的生活场景。
但其实,就像人很难从宏伟建筑的照片里身临其境地感受它的宏伟,我们看照片也多会不由自主地高估鸟的大小……照体长数据比划都不太够,人不太可能离能够自动活动的野鸟那么近却不引起它们的注意。
在更远更小的时候,色彩远没有那么显著。翠鸟的绚丽,可能不过是河边草杆上一个小小的蓝点,需要我留心去看。我从前没有想过,在散步的距离中我就可以看到它们。有时候我肉眼看到的就只是一些……闪烁。什么也不清楚,仅仅看到晃动,这时候伸手去拿望远镜或相机会觉得好像在玩 RPG,从亮光的地方发现新的精灵或道具。看到水中的长脚鹬有着反着弯起的长喙时,心中实在惊喜难言……这不是我只在书上看过的东西吗?它们居然就在这里?
我好喜欢这样的时刻……跑步让我觉得里程在我脚下缩小,这个城市有更多我敢于去愿意去的地方,而观鸟又是把平常看惯的方寸之地放大,让我看到它也能是斑斓的世界。
一个月里,我变得可以认出水位的起降,能够注意到岸边青草的萌发、日落的推迟,从成对在空中旋舞的鸟中看到春天的踪迹……我曾经以为这个城市的四季更替是看不见的。

未经博主明确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链接和转载。
Built with Hugo
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