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2023 十二月

《杂食者两难》、《同意》、《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这个月我没有好好写日记!

十二月读书

《杂食者的两难》

自从人类开始围坐在一起共同进餐,饮食之道就与文化而不仅仅是生理需求,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透过饮食,将自然转化为文化。数百万年来,人类已经整合汇编了明智的饮食之道,包括饮食的禁忌、仪式和烹调方式。让我们避开有害的食物,摄取有益的食物,身为杂食者的人类便无须餐餐面对吃与不吃的两难。 然而,20世纪后半期,在工业化食品和不成熟营养学的推波助澜下,人类创造了新的食物链。餐桌上的食物与它的源头越来越远,而人类则萎缩在工业化食物链的末端,丧失了与自然之间的原始记忆,更无从判断哪些食物该吃,哪些不该吃。于是我们发现自己在的卖场与餐桌前面临杂食者的两难:要吃有机苹果还是普通苹果?如果要吃有机苹果,那要吃本地的还是进口的?要吃野生鱼还是养殖鱼?应该吃肉还是吃素? 如果吃素,要吃纯素还是乳素食? 作为美国饮食界的引领者,迈克尔·波伦长期关注饮食议题,企图在工业社会与田园自然中寻求调和。在本书中,他以田园调查的方式走访农场、研发室、牧场、食品加工厂和超市,从产地一路追踪到餐桌,如侦探般地揭开现代食品的面貌,追寻现代饮食如何成为人类疾病的来源,给出了杂食者“到底要吃什么”的答案。
book

序言我看了几次才看下去,总感觉要说教……看到正文倒是一直蛮喜欢的。长很多新知识,或者说把很多“已知的”、高中生物题干里常出现的、我从来没有也没能深想的字眼串了起来,它们放到真实的世界对我来说那么陌生……

原来经常作为碳四植物出现在考试题里的玉米,演化成今日的面目原来全出于人类之手:玉米的野外种早已灭绝,今日的它们甚至无法做到自行繁衍,“这种怪异又无法适应环境的突变来得太快,理应走入演化的死胡同。不过,当时中美洲某处有个正在觅食的人看到这种奇怪的植物,便剥开玉米包的外壳,再剥下种子。当时如果没有人类,这场意外灾难就不可能成为价值无法估计的演化利益。”

原来转基因玉米的高产在于它们可以适应更逼仄拥挤的环境活下来,让一片土地上能种更多东西,而不是它们自己本身长得更肥……书上描述为土壤补充营养的化肥为什么又让一片土地贫瘠:从此可以大规模、长时间种植单一作物。其它作物和牲畜原本用于帮助被玉米榨取太多营养的土地恢复过来,现在通通都不需要了。整个田园景观由斑斓的变成单一的,一年只在一段时间显得不那么光秃秃。

原来抗生素可以用来医疗、不可以用来做饲料,这样看起来已经分情况考虑清楚的问题,也会面对正是不合理的饲料导致了用抗生素医疗的必然这样的事实。牛应该食用牧草,它们的胃是中性的,和人不一样。而一整套加大玉米产量的工业逻辑和政策却也让廉价的玉米进入了牛的食槽,给它们带来酸中毒的折磨。百遭摧残的牛需要抗生素维系出场受宰前的百余天生命,但食用牧草时它们根本没这么容易生病。这和我从小看农场童话想象的不一样,工业饲养场里的动物不是为人的口腹之欲“献出了美妙的生命”,它们可能从来没有享受过美妙的生命。

原来现在“有机”不仅仅可能是因为消耗更多能量和水而不环保(如我之前看的 TED 小动画所述),甚至整个流程都没有更“自然”一点。有机饲养场不是小农庄,没有一个自成一体的小生态,和其它饲养场的差别只是喂食的饲料是不是符合有机标准,动物的生活状态可能同样糟糕。读 Whole Foods 的标签,要拿出“没主动说动物奶油就一定是植物奶油”的辨别力。

我觉得序言说教,还是读下去。是为了这些让世界显得“更立体”的新知识,并不为某种启迪或改变。但看下去就还是会去想,我确实很少想自己到底在吃什么这回事,“鸡块”除了名字和“鸡肉”能有什么关系?在鸡块里吃到骨头会给我“异物”感,那不像是生物。我也很少注意到我的饮食并没有超脱自然的网络。哪怕某款零食的原料表里只有一系列陌生的化学名,这些原料也总要有个源头。它们不是工业凭空制造、不付代价的。我不确定自己会对饮食方式进行多大程度的改变,我不太可能彻底自给自足,也并不考虑放弃肉食。但这本书确实让我知道了很多事,让很多以前处于盲区的点进入视野。这大概还是会影响我的观念、我未来的行为。也许之后回看这些会明朗起来。

喜欢农夫萨拉丁在“螳臂当车”局面说的话。不一定要把别人的观念都反转,把自己认可的生活方式保留下去就很重要。像那种好友成家的例子吧?存在就有意义,给人提供新的可能性,知道世上还可以有这样的事。不必“击败”别人,放在自己身上我就理解成不用一步到位、多做一点是一点也很重要了>_<……

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就是最快乐的事情,而这样的消费行为绝非耗损,而是一种积累。
……
萨拉丁耐心地向我解释说:“我们没想要击败他们,我甚至不确定我们是否应该尝试这样做。我们不需要反对麦当劳或阻止屠宰场虐杀的法案。我们过于习惯通过立法来解决问题了。我们只需要让每个人拥有正确的理念与信息,集体退出那一套系统。”“而且不要搞错了,这件事已经发生了。主流正在分裂成许多志同道合的小团体。这有点像是马丁・路德在维滕贝格张贴的《九十五条论纲》,当时就是因为有了活字印刷术,新教教徒才能脱离教会,形成自己的组织。现在的网络就是当年的印刷术,让人们分裂成各种部落,走各自的路。”

除此之外我还喜欢作者一直记录自己感受的变化,他的不解、求解、赞同和吐槽。对大多数问题我都不喜欢别人用不容置疑、好像自己也从来没有过摇摆的口吻来告诉我,我很高兴我提的问题也被别人提出来,有的得到解释,有的被承认无能为力,至少不是直接被无视或掐掉,还有继续想的空间。

关于打猎

书的第三部分提及打猎,我在序言中看到这点时很抵触,他为什么觉得这是必要的?我会想象负伤逃走的动物,既然这不是一种生活必需,既然我们认可食肉也尽量不要让动物感到痛苦,为什么要打猎?在写农场屠宰的部分,我能感觉到作者和我一样不能接受理所当然地杀戮和强者逻辑,他还是会怕、会担心鸡疼,会觉得放血的几分钟有天长地久,会注意到执行起杀戮的麻木,那么,他到底是为什么狩猎呢?

看完试图回答一下:

作者在这部分先做了篇幅不短的、要不要吃肉的探讨(让我比较纳闷的是,这些讨论连社交因素都考虑了,但默认一个人能不吃肉而不影响生理机能地生活,明明他在说肥料的时候强调了食物中可能有很多我们不可或缺却没被发现的营养物质)。虽然他一直说人这样的动物,会为了不放弃已有的食肉习惯而作出各种狡猾的抗辩、只求说服自己,所以即使仍然决定食肉,还是对自己的结论并不笃信,但我觉得其中说食素也不可能“清白”的部分很重要,无论如何我们都有责任要背负:

素食主义者和其他动物之间也有“重大利益冲突”。素食者食用的谷物由收割机收割,收割时也会切碎地里的田鼠;拖拉机的巨轮会压扁地穴中的土拨鼠;农药的毒性会让百灵鸟从空中跌落;收成之后,所有以作物为食的动物也等于被我们屠灭了。不论我们选择要吃什么食物,可能都免不了要杀死动物。如果所有人突然都变成了严格的素食者,每年被杀的动物是否一定会减少?这也难以论断,因为若要喂饱每个人,就得把放牧的草原和牧场变成密集耕种的田地。如果我们的目的是尽可能少杀些动物,那么就应该去食用能以最少耕地养活的最大动物。如此一来,每个人吃的肉,都是青草喂养出来的。

纯素食主义乌托邦也谴责许多从远方输入所有食物的人。例如在新英格兰地区,丘陵起伏、土壤中多碎石,因此从清教徒时代起,当地便以草地与动物为基础建立农业。事实上,新英格兰地区这种连绵起伏的破碎森林与石篱围出的牧地,就某些方面来看,是由当地所驯养的动物 (与吃这些动物的人)所一手创造的。对这世上的无数地方而言,从土地上取得食物的最佳方式,虽然可能不是唯一方式,就是在土地上放牧及狩猎动物,特别是可以把草转换成蛋白质的反刍动物。

如果不吃肉,人类就得放弃在这些地方定居,除非我们愿意完全依赖高度产业化的全国性食物链。而这样的食物链其实会比现在更依赖化石燃料和化学肥料,因为食物必须运输得更远,而粪肥将会短缺。事实上,如果没有动物来循环利用营养物质,并支持当地的食物生产,那么,真正的永续农业是否能够建立,也令人存疑。如果我们关切的是大自然的健康,而不是人类道德准则本质上的一致性,或人类灵魂的状况这一类的事,那么吃动物有时可能最合乎道德。

关于狩猎动物遭受疼痛的问题,书里没怎么说,不过他拿饲养场里一生都无法展露天性的动物和被猎人一击毙命的动物做过比较:吃前者的肉并不比后者更道德。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如果猎人没有一击毙命呢。但看后面的狩猎叙事,作者作为新手杀的野猪也是在几分钟内死去,不比这书里提过的最人道最理想的农场里的鸡被放血长多久。而工业屠宰牛的装置有相当高的“容错率”,每个小时能屠宰 400 头牛的装置允许不一击致死的错误率有 5%。狩猎和屠宰的差别并不是痛和不痛。我不喜欢想象负伤逃走的动物,但这个想象场景里的攻击者除了人还可能有其他动物,自然里就有捕食关系,我没办法反驳这点。

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认为可以用猎食看到自己的责任,因为我们不可能吃着那些屠宰场的肉却说自己比猎人清白无辜。“在生产线宰杀那些注定难逃一死的牲畜时,你是为了与别人保持同步做事,因此,我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什么。而至少在我的想象中,猎人是不同的。在森林中与猎人相伴的,只有他的良知。”他认为,通过狩猎,他可以更真切地触碰生命的重量,不会被鸡块之类好像已经与真实的动物无关的食物迷惑、忘记自己食用动物这件事。“对于狩猎,你无法产生全然美好的感受,基于这一事实,我们或许应该颂扬狩猎活动。你在极力辩称自己无辜时,当然不会有这种感受。”

他亲身打猎前并不喜欢那种美化杀戮体验的“猎人文学”,但狩猎时又真有类似的凝神体验,等待、寻觅猎物时看待树林的目光,和路过树林、把一切作为景色的目光不一样。他猎获野猪时感到猎人的狂喜。这种情绪在看到自己的纪念照片时才转为惊慌和羞愧。有些事情大概确实是做了才能感受到的,他感受到人的动物性,人的进化之旅中狩猎的作用。后面他和采集者朋友们坐在一起,大家饭桌上讨论食物时聊到的不是食谱和餐厅,而是这些特定的动物、植物、真菌,它生长的具体的地区……这些让人更深地体会到自己与自然的连接。

我不会每天都以这种方式进食,我喜欢有牛肉高汤可以打开的罐头,在餐桌上我喜欢谈论政治或电影,而不是食物。但是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够再度严谨掌握一些平凡的事情:我们吃的东西是什么?这些东西来自何方?又是如何走上我们的餐桌?这些食物的真实成本是多少?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晚餐中谈论其他话题。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需要提醒自己:不论我们选择以什么东西喂饱自己,这些东西都是自然的恩赐,而非来自工业。我们所吃的东西,或多或少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数学大爆炸》

美国国民剧集《辛普森一家》中的数学魔法大揭秘 全球畅销书《码书》作者西蒙·辛格全新力作 ◎ 编辑推荐 ☆ 美国国民剧集《辛普森一家》中的数学魔法大揭密! 《辛普森一家》曾经20多次赢得艾美奖、播出时间之长已破历史记录,其主角巴特·辛普森被评为全世界*重要的一百个人物之一, 他是这份名单中唯一的虚构人物。本书深入剖析了编剧团队在该剧中展现的卓越数学天赋,以及他们通过卡通暗中启发观众的智慧和心血。 ☆ 轻松愉快的大众数学科普,脑洞大开的趣味数学之旅! 从圆周率、无穷大,到玻色子、宇宙密度和拓扑学,本书展现了《辛普森一家》中精心设计的背景、令人吃惊的反转和诸多精彩绝伦的包袱。领略本书的数学幽默,你的任务就是看看有多少谜题或双关能使你会心一笑,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数学知识和幽默感。 ☆ 不再惧怕或逃避,从此爱上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数学经典! 数学包含很多神秘、优雅、普适的事物,本书介绍了《辛普森一家》中对历史上*优雅方程的致敬、只有了解费马大定理才能明白的笑话和价值100万美元的数学问题,该剧编剧以及本书作者对数学的喜爱和痴迷无疑会为我们面对数学时带来更多的勇气和热情。 ◎ 内容简介 你可能看过了几百集《辛普森一家》(及其姐妹篇《飞出个未来》),但你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它们所包含的数学内容足以支撑起一门完整的大学课程。在《数学大爆炸》中,西蒙·辛格解释了一个接受过最高水平数学教育的编剧团队(拥有电视剧史上最多数量的数学博士)是如何将与数学有关的趣味知识不着痕迹地塞进几十集动画片中的。他们探索的内容五花八门,包括圆周率、梅森素数、欧拉方程、P与NP的未解之谜、完全数、水仙花数等。 凭借智慧、清晰的思路以及忠实粉丝的热情,辛格分析了“天才巴特”和“荷马3”等令人难忘的剧集,以全新的视角考察了这部几乎是电视史上zui成功的节目。 ◎ 媒体推荐 即使你通常对数学感到焦虑而非快乐,你也会被辛格清晰的文笔、详细的研究和对数字世界的热情迷住……这是一本具有教育意义的读物。 ——《泰晤士报》年度图书 荷马和巴特与欧拉方程、古戈尔普勒克斯和甜甜圈拓扑有什么关系?……西蒙·辛格津津有味地将趣味数学故事与我们极为喜爱的电视角色联系在了一起。 ——《新科学家》 这是一本兼具趣味和价值的图书,它不吝笔墨地赞美了一部极其有趣和精致的电视节目。 ——《金融时报》 史上极具书卷气的节目……这本书以妙趣横生的笔触描绘了《辛普森一家》编剧极为高傲的性格。 ——《星期日泰晤士报》
book

Q: 设一张披萨厚度为 a,半径为 z,求它的体积.

A: pi.z.z.a

⬆️我觉得这个笑话好萌啊,但我室友甚至不认可这算笑话!

英文书名(THE SIMPSONS AND THEIR MATHEMATICAL SECRETS)如实反映内容,整本书就是在围绕《辛普森一家》、《飞出个未来》两部动画介绍编剧背景(震惊,还有编剧为圆剧情而提出的数学定理!请搜索:Futurama Theorem)、科普数学彩蛋。虽然文章不算特别有趣,但很轻量,是边走路边看也不会卡住的科普~

书里预设读者都多少看过《辛普森》,对数学以外的动画内容解释安利其实都很少。

不过我还是吃了安利,因为书里提到编剧用费马大定理诈一诈观众的部分:

homer’s theorem

费马大定理的内容大概是:整数 $n>2$ 时,关于 $x,y,z$ 的方程 $x^n+y^n=z^n$ 没有正整数解。

这个定理作为猜想被提出后有三个多世纪之久才得到解决,作为“错误证明数量最多的数学题”臭名昭著,而在已知它被证明的情况下,编剧特意安排角色写下了似乎可作反例的一组数字: $3987^{12}+4365^{12}=4472^{12}$ 。

这个等式并不准确,只是一个约值。但当观众意识到有什么不对时,她们找来做验算的计算器八成精度不足、不会把数字显示到足够的数位——就坏坏的萌萌的!

对中文版的吐槽

很多 $^2$ 之类的符号在微信读书全都显示成了☒,而且这样的符号甚至会出现在配图里……以至于我都不知道缺少注释是电子版独有的情况,还是实体书也是如此:文字笑话翻译过来会丢掉一些趣味,但书里更多的情况是压根没有标注

比如,笑话部分用到英文 cross product 的双关(杂交/叉乘)时,没有任何对原文是啥的标注。

问:当你对大象和香蕉进行杂交时,你会得到什么?

答:|大象|×|香蕉|×sinθ

有的时候,没有备注的文字看起来只是有点混乱,大概还能猜出来用了 odd 的双关(奇怪/奇数):

问:证明每匹马拥有无数条腿。

答:使用恐吓证明法:马有偶数条腿。马的后面有两条腿,前面有前腿。因此,马共有六条腿。对于马腿来说,这是一个奇怪的数字。既是奇数又是偶数的数字只能是无穷大,因此,马拥有无数条腿。

有的时候就完全看不懂了……在说什么啊!!!
 >过度紧张的女神的份额等于其他两位新娘的份额之和。

大壶和套索的侍从等于其他两边的侍从之和。

=L= 幸而它们大都在与科普独立开的“笑话”环节,不影响阅读整书就是了。但正文回顾《辛普森》剧情时偶尔还是出这样的问题:

巴特会在电话中要求某个虚构的、名字令人尴尬的人接电话。于是,莫会向酒吧里的人喊出“有人看到玛雅·诺莫斯巴特(Maya Normousbutt)了吗”或者“阿曼达·哈金基斯(Amanda Hugginkiss)?

只音译滑稽人名,并不注出在中文谐音该是什么、为什么会让人尴尬,默认读者会英文,还不如动画字幕来得周全……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这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的回忆录,讲述了发生在诊室中的故事。在这个小小的密闭空间里,人们会展现出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也是在这里,人们获得了陪伴和倾听,也获得了宝贵的觉察、成长与改变。 在书中,我们会看到四个来访者的故事,他们是: 一个四十多岁、事业成功、自以为是,认为身边所有人都是蠢货的好莱坞制片人; 一个三十多岁、刚刚新婚就被诊断出患有绝症,时日不多的大学女教师; 一个六十九岁、离过三次婚,感觉孤独绝望,声称生活再不好转就要在七十岁生日当天自杀的老太太; 一个二十多岁、有原生家庭创伤和酗酒问题,在爱情中频频受挫的姑娘。 同时,书中还有第五个寻求帮助的人,那就是治疗师自己。她是一个单身的职场妈妈,四十多岁时遭遇失恋,几乎崩溃。有朋友对她说“或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于是她也给自己找了一位心理治疗师。当她切换到来访者的位置,坐到另一位心理治疗师的沙发上诉说自己内心的脆弱与悲伤,就更能感受到心理治疗为何具有治愈和改变的力量。 这本书从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双重视角展现了心理治疗的过程,让我们发现:无论身份背景有多相异,人类面对的烦恼其实都相通——爱与被爱、遗憾、选择、控制、不确定、死亡,这些都是我们身而为人必须共同学习面对的议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切肤之痛和生命困境,都能在这本书中得到共鸣、找到希望。 本书是2019年美国众多媒体推荐的心理自助书——它荣登《纽约时报》《时代》《人物》《综艺》等媒体年度必读书榜单,是美国亚马逊当年度销售TOP10图书、哈佛商学院年度推荐图书,它的有声书版本也是当年Audible非虚构类有声书第一名。刚上市一个月,这本书就冲上了美国亚马逊图书总榜TOP100和《纽约时报》畅销榜;出版两年来,已经在全球授权了四十多个语言版本,总销量超过七十万册,并且正在拍摄电视连续剧,由曾出演《绝望主妇》的知名演员伊娃·朗格利亚担纲主演。 享誉全球的心理学泰斗、美国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欧文·亚隆为这本书写下推荐语:“我读心理治疗的书超过半个世纪了,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书:这么大胆、这么直白、这么多好故事,又这么深刻而引人入胜。” 国内知名心理学家李松蔚为这本书担任专业审校,并写下推荐序:“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在灵魂的方寸之地一寸寸探索。越往下,越是晦暗幽深,于无声处听惊雷。”
book

本来看过《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师》、《被讨厌的勇气》之后,我对这个书名没有任何兴趣。猜会是一个简单、模糊的故事,整体框架为了教授知识/观念而设置,其中来访者怎么说怎么闹,咨询师都情绪平稳、仿佛始终知道“正确答案”/“人生之道”,经过一番“教育”之后大家解决了问题。就觉得……挺乏味的。

但连续看到多人推荐后还是好奇地去看了,然后,被序里的“她也会一筹莫展”打动了。

我很想看到,那种更贴近自己的感受:学到了这些东西,还是没办法融入实践,怎么办?我自己看一些书觉得想通了,可是面对和我之前有类似困扰,却不能被这些话语疏导的朋友,可以说什么?做什么?我想看专业者不是平静无波掌握一切智慧的样子,我想看她们怎么着手面对这些。

人们有时会期待人生是存在某种标准答案的,心理咨询师也许在专业学习中已经提前获知了这些答案 —— 至少有通往答案的 “办法”。而真相令人失望。

⬆️“真相令人失望”这件事让我很高兴,如果没有正解,我就不能算错误。

看了一半之后感觉这和我一开始想象的 self-help 书真的很不一样。作者不是以一个八风不动、问题解决了的人的角度来写科普的。看到咨询师原来也总面对重复的挫败、“自作多情”的恼怒和尴尬,也在很多时候钻“显而易见”的牛角尖,也会想“虽然我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我的情况不一样!”……这些都会让我更能体谅自己诶。

所以,比起作者来访者们的故事,我会更在意她自己的内心独白,在意她在咨询途中想打哈欠又强行憋住,表情扭曲着又涌出一个嗝、眼睛充盈泪水这样的细节,想:“对哦!是会有这样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给我真实的感觉。

相比之下很多书的作者虽然也不会撒谎说自己没有任何困扰,我也知道咨询师也需要咨询师,但书里显得滴水不漏的……我可以接受书里的抽象概念,但很难想象“具体到某一情况、她会怎么样”。系统一点的科普还好说,满足的是别的需求,写成故事的形式就算了吧……

但在读书会上我也听到友对真实性的质疑:

她把来访者的事写得太细致了,让人怀疑是编的,是杂糅出来容易有合适效果的故事,如果不是,她写得这么细致很侵犯来访者隐私。

我想,对哦!!!看前半本的时候确实已经想过几次这些人居然允许她把这些事和他们的身份都写出来吗?

这时候还没多心,看书的第四部分收尾时就很受不了了……一边强调咨询师的保密义务(“除了我督导小组的同事们,以及温德尔之外,我还能和谁说起朱莉的死呢?”),一边把受访者的公开信息讲到极细:艺术家的个人网站上第一二三件商品依次画着写着什么、哪件最畅销;拿艾美奖的电视编剧写的热剧里某季有什么支线剧情,发展这一剧情的配角之后再没出现过,纽约时报上剧评某段大概什么内容。

感觉实在很矛盾,很古怪……因为还有把艺术家写的长信逐字转录的情节,所以我猜是虚构。但不知道要把这些也编出来干什么,为了显得真实?我情愿她在书中明言为了保密需求有对案例进行改写,那样我至少还能相信她自己心声部分的真诚。

因为失恋崩溃这件事

读书会上的友还提到作者崩溃的导火索是失恋,她知道痛苦没的比较,但当时在上海封城中的痛苦里看到这个,觉得大家烦恼不在一个层次,很难共情。

我当时有一点点心虚,因为我也把(一年半前的)失恋视作大事件,甚至吸引我往下读的原因就包括这点。

我想表达异议,但当时不知道怎么说。我想说作者的崩溃也不只是因为失恋啊,她恋爱前状态也不好。一个人带孩子要靠写书补贴当时收入,但完全写不出来,还得了去哪都没有明确诊断的病,没诊断不知道怎么治,同时爱着的爹快不行了,害怕自己也要面临死期。但我又觉得这个不是重点。我不确定,失恋是比较轻的烦恼,那写不出书又能有多重?没有明确诊断的病可能很严重,但小病小痛的大家多少都有,让我觉得严重的确实好像是作者求医的那些反应,而不是经常莫名其妙疼这件事本身。我自己觉得失恋本身就很重要,有这些其他苦恼做补充可能可以反驳那一句话,但说出来不会是我真正感觉到的东西。

后面有一天噩梦醒来,记录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脸木木的,什么表情也没有。才想到我有一些更重的(?)创伤,但是我已经习惯它们了,它们是纯粹的伤口,一点甘美也没有,我习惯忽视它们,我不会突然因此崩溃。我可能会哭,但它们不会反反复复地被触及。想到失恋我才会马上流下眼泪,因为有了自己从未体验过的亲密和温暖又失去了,因为之前我把恋爱当成了远离其它问题的避难所,然后这个港湾一夕崩塌了。我不能认为因为失恋崩溃是一桩优越的烦恼。

《同意》

是的,我同意了,那年我十四岁。 他们说我不是受害者,而是同谋。 ☆ 推动法国性同意立法的现象级图书 授权29种语言 法语版销量超30万 让-雅克·卢梭自传奖| ELLE杂志读者大奖非虚构奖 ☆ 这是一部关于创伤、痊愈与勇气的回忆录。 作者瓦内莎·斯普林格拉以冷静、精确而坦诚的文字,讲述了自己14岁时被年长她30多岁的法国作家G引诱、控制,并发展出一段畸形关系的经历。关系破裂后,这段经历仍被G作为文学素材一再书写,他在文坛也声名愈盛,而瓦内莎仿佛被囚禁在文字中,失去了诠释自己人生的能力,永远停留在十四岁。 “选中那些孤独、敏感、缺乏家庭关怀的女孩时,G就清楚地知道她们不可能威胁到他的名声。因为沉默便意味着同意。” 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声音,就能打破沉默的共谋。 ⚡ 打破沉默的勇气之作,以亲身经历反思“同意”背后的权力不平等与暴力 直击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中的层层疏漏,避免房思琪式悲剧再次上演 当谎言被伤害书写成浪漫,被掠夺的青春又由谁来偿还? “爱情不分年龄,可问题并不在这里。” “文学视自己凌驾于一切社会道德评判之上,但作为出版人,我们有义务让读者明白,成年人和未达到性同意年龄的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应当受到谴责,也会遭到法律的惩罚。 ——瓦内莎·斯普林格拉 ⚡ 推动法国社会变革的胜利之书,标志着法国社会对待恋童问题的态度转向 在西方社会引起巨大舆论震荡,《纽约时报》《卫报》《世界报》《金融时报》等重量级媒体纷纷撰文推荐 《同意》像一枚燃烧弹,向法国的脸上掷去,这是一部令人眼花缭乱又高度克制的愤怒之作……出版以后,检察官对G展开调查。他与三家出版社的合作被终止,终身津贴被取消……政府宣布将性同意年龄设定为15岁。无论从哪一种维度来看,她的书都是一次胜利。 ——《纽约时报》 ⚡ 鼓舞无数受伤心灵的治愈之书,引发万千读者深刻共鸣 我想代表我们所有人感谢作者:那些被强奸的年轻女孩,那些“荡妇”,那些不敢发声的人,那些发声却受到阻碍的人,那些不知所措的人,幸存下来的人,没能幸存的人,被污名化的人,被自恋的变态者摧毁的人,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的人。我再一次发自内心地感谢她。——亚马逊读者 ⚡ 小开本设计,平装双封,轻便易携,舒适阅读 -------------------- 《同意》是一个优雅铺设而成的陷阱,一部对欲望与文学提出尖锐质疑的回忆录,它还质疑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痴迷于女性的青春与她们的经验匮乏,而非她们的艺术。 ——《巴黎评论》 斯普林格拉写下这部回忆录并不仅仅是为了她自己,她写作是为了呼吁人们停止将那种有毒的男性气质正常化,它不应该因为这个男性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而受到赦免……《同意》是悲剧性的,但也充满力量,并且它是有史以来关于这个话题最重要的证据之一。 ——《当代世界文学》 《同意》实际上探讨的是权力问题:我们把权力交给谁,以及应该在哪些方面加以限制。它亦是对不平等问题的纠正。 ——《星期日泰晤士报》
book

她说到妈妈下决心离开的时候我原以为不会带上她。“自从摆脱家里那个暴君之后,我们的生活愉悦得令人沉醉。住在阁楼重新布置过的女佣房里,我几乎无法站直,但到处都是秘密的角落。”看到这里我心变得很软又很雀跃,这是我小时候想要过好多次的生活,我的共情是从这里开始的。

然后是关节炎那里,“ 有时候心理上的痛楚虽然不声不响,但也会通过触发生理上的痛觉而表现出来”,这时候对于心里的痛苦她还没有直接地展开,但我好像窥见了。之前描述自己生病的时候我说过很多次,是面对别人“别想太多”的建议——可是我没有心情不好!没有压力,我甚至是在做我擅长的试卷,一会儿提前交完我就可以回家!是先疼到我承受不了,我才开始哭的……

后面发生的事我好遗憾,逃离 G.M. 没有马上让事情变好,时间变得更空了,被压抑的破碎和被囚禁被定格的痛苦爆发出来,好悲伤啊。她描述人格解离的那一节,以为有人可以感觉好点,却更孤寂、更恐怖……

对这段控诉我印象好深:

和 G 在一起,我以自身为代价换来一个道理 —— 书籍可以成为一个囚禁他声称所爱之人的陷阱,成为实施背叛的利器。就好像他在我生命中留下的这段经历还不足以将我彻底毁灭似的,现在他还要收集它、扭曲它、记录它,将他这些恶行永远铭刻下来。

野蛮人在面对镜头时做出的惊恐表情或许引人发笑。但我比任何人都更能体会这种感觉 —— 被困在一种具有欺骗性的表象里,自我不再完整,怪异而扭曲的样子被固定在底片上。如此粗暴地掠夺他人的形象,无异于窃取他人的灵魂。

……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觉得自己的人生尚未开始,便已经荒废。我的故事被一笔划掉,被处心积虑地抹去,然后被重写,被修改,被白纸黑字地印上数千份。书中这个由各种碎片拼凑起来的人和真实的我之间究竟能有什么联系?在我尚未成年时便将我变成故事里的人物,以此阻止我展翅高飞,将我永远囚于他用文字铸成的牢笼里。G 不会不知道这一点。但我想他一点也不在乎。

她好勇敢……那么长的时间里记忆变成飘忽的幻影,因为在浑浑噩噩的痛苦生活里,那些还是更深更难以承受的痛苦。但她还是把它们找回来了,如此细致地描述噩梦,为了去说事情绝非 G.M. 所述,挣开他文字的强暴和枷锁,夺回自己的权力。那个垃圾在纠正的描述里没办法遮住自己的丑陋。她现在的声音和之前那位质问 G.M. 的加拿大女士一样,一定是有庇护到少女的。

她提起和同样遭遇的女孩倾谈:“我在她的叙述中看见了自己,我回想起来了每件事、每个细节。伴随着她汹涌而出的倾诉,我感觉自己也激动了起来,迫不及待地想要附和她,说出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我有多痛苦。”读这本书时我就一直看到叙述的这种力量,为她共鸣,为她激动,迫不及待地附和,想要说出自己感受过的一切。

网文

《迷途》

晋江地址

前面角色们蛮吸引人的,我对那个鸟人(…)小镇印象蛮深。近末悬念越来越少,比起让人振奋的揭秘更像是…收摊,就显得潦草。我越看越觉得无聊。感情线上面也是,副 cp 一开始让我感兴趣是因为我好奇怎么进展,杰西怎么从“感兴趣”转向“爱”,结果就是……基本没有进展,时间推一推就在一起了……

看完了但不打算看作者其它文这样……

《穿书被反派师尊告白了》

想放海棠链接发现作者好像删文了!

就是很普通的套路!我是抽来看黄的!一个月后写总结只记得我比较反感睡师父转世的部分!

我一直都会看狗血文哭,指,我对角色没有感情的情况下,也会被关键词触动开始落泪。现在发现不只“委屈”的关键词会让我感到委屈了,看到别人甜蜜蜜相处说不爱了都是嘴硬感情无论如何不会断掉我都:你们都是骗人的555555(好丢脸)

《海男之家,女人的衣柜》

晋江地址

不太喜欢第一章作话就把睡谁和顺序都给报了……

前面(大概一百章以前?)我都觉得很萌,渐入佳境地萌,各种奇形怪状的超能力萌萌的,行文梗多萌萌的,一开始我以为自己对一号男嘉宾没有兴趣,但他和主角真实接触起来傻傻的也很萌。而且作为晋江文睡人还不拉灯诶……海棠

但是后面随着主角越来越独狼越来越酷拽叼我就越来越没兴趣了……(在跟一号分手后我看一号番外时就该知道的!那个番外我就觉得好无聊,集中描写一号多忠女主多强,没了……)

写娱乐圈和宗教的部分都很无聊,别人很容易就被女主的“瞎说”蛊惑愚弄,女人你和那些妖艳贱货都不一样,酱紫……虽然后面用“魅力值”找补啦,但我看着还是尴尬的。

看别人的能力感觉“测谎”不会罕见,主角扮演西泽的时候明明前面行为都提防这点了,一直在“不隐瞒”也“不透露过多信息”的范畴里说话。后面关键剧情就,主角撒谎、不被发现,还不加解释……

切入西泽角色前,做衣服搞出特定能力的挂也过大了,要啥有啥好离谱,爽文也请慎用机械降神!

电影

《钟楼怪人》(1996)

音乐好听!!!我就是刷到片首的唱段才去找这部动画的。画面我也很喜欢,石像鬼很萌 Esmeralda 很美~

剧情就洗得太牵强无聊了,哪怕我有预期也在观看时不敢相信真就这样??……嗯呢,一个纯纯大坏蛋自作孽死了就行,其他人都可好了,万事大吉耶=_=不过和室友一起看完这个又拉她看了音乐剧~~

《悲惨世界》(2012)

没看过小说,只看过音乐剧,电影上次看还是在初中教室里。现在对剧情更熟悉了,就觉得马吕斯在电影里本来就是感恩态度再找来又说自己恩将仇报了很多余,暂时悲惨完了那个华丽盛大的、属于贵族的婚礼也让我觉得好违和……不过整体还是很棒的,让初中的我对音乐剧萌生兴趣,对沙威的矛盾有所认识。当时我都不记得艾潘尼,现在听她会哭呢。

《阿甘正传》

不喜欢。有点触动但不多,隐约好像知道别人喜欢它什么但又体会不到,我原本有蛮高期待……

喜欢的片段是 Bubba 的絮絮叨叨,和珍妮那么快乐地跑在水池里。Я не женщина, а птица.

《东京教父》

电影里是奇迹的夜晚,每个人都有真心的童话。一切都还可以拯救的感觉很好。比起剧情整体我更被 hana 个人吸引诶,她是天使,是她的坚持带来奇迹的。好希望奇迹可以一直温暖她。

不过我的确对电影里原谅爹有所芥蒂,因为“错误”很常见很现实,不童话,我能轻而易举想到被辜负的人的遭遇和痛苦,愧疚、爱、补救才是“童话”的部分。

在便利店的时候我就在想可是太多太多爹的愧和悔比这无赖得多,很多时候只是再次伤害的铺垫。我都纳闷清子从哪里觉得她爹是一个听到放债追债者没有死也觉得“太好了”的人(即使他就是),酗酒赌博欠债接着离家,这中间居然能有清醒的、让年幼女儿留下这样印象的时刻吗?我想不通……对这个“不一样”的形象我也共情不到哪去。(虽然看书见过有人能原谅强奸杀人缺席童年的爸、不能原谅独自把自己养大但也给自己心灵造成创伤的妈啦。)

美由纪那段也是,我好在意小猫吃的苦,以至于无法想象一个“虽然…但终归爱孩子”的爸,让我心软的是她在电话亭里的那段表情动作。小猫找回来了吗?原剧情里可能是的,但我会想到很多帖子里的父母是,找来一只同品种的/长得差不多的搪塞(有时候原来那只又被发现,变成一个其乐融融的笑话…我接受不了),都直接扔了还能懂它们多独一无二吗?

It’s Christmastime, Charlie Brown *2

65 年那个短片,我喜欢他对节日里的寂寞和空虚提出疑问,喜欢带着小树离开、星夜下闭上眼想 tidings of great joy,还喜欢大家绕着妆成的小树仰头哼唱,但我确实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她们跟出来了。

92 年的我没什么大的感受,小衣服都蛮可爱的!

《圣诞颂歌》(2009)

强化了原文的恐吓因素,变得…更不好看了哈哈。剧情平庸到像是为了炫示画面技术随便抽来的,但画面的这个方向过时得很快,到现在看只觉得僵硬,吓人但不是那种吓人,甚至尴尬得惹人发笑……

《她们自己的联盟》第一季

我之前对球类题材不感兴趣,感觉看不懂嘛,看到好评也只是点个想看就抛诸脑后了。最近恰好在翻想看列表,又刚刚听过《商业就是这样》讲性别之战的那期播客有好奇在,就捡回了这颗珍珠~~原来这剧的进度还没来得及讲同工同酬——单是可以参加队伍、可以好好训练、可以不被解散就那么难了!

好喜欢好喜欢!

每个角色都好独特好鲜活,明明有那么多人,但记下来每个人的个性毫不困难。

说是难得的“女同”主角/主线,其实 L、B、T 都有不小的戏份。在剧里其实没有明言过这些“分类”的名字,展现出来给我的感觉是多样又融合,大家共同属于一个大类,又并不忽视某个小类,很美好、很舒服。友情、比赛、自我探索的部分我都很喜欢,爱情在剧里没有和其他感情多么界限分明,我甚至没办法只嗑专偶🤭

本来一次只想看一两集,但每集结束的钩子太吸引我。不知不觉就一气看到第八集中间,耳机没电了才舍得睡觉。最后一集结尾让我发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声哈哈哈😆好开心可以看到这部剧!

《辛普森一家》第一季

每集比我想象的长和日常,我从哪里听说这个很怪来着?

但是马芝犹豫出轨回归家庭那集我不喜欢,后一集说不要给孩子做物化女性的示范那集我也不满意。荷马这几集就让人很生气啊!

继续的事

法语

虽然我的 duo 号 15 年就注册了,但是是今年才第一次打开年报,蛮开心的!

还在学语法的阶段就一直都能明显去感受自己进步!不过,哪怕是 duolingo 里的听力我也觉得自己好懵呀……之前用德语完全不会有这个听力落下一大截的感觉T T

博客

换了更融合粉粉背景的头像~一个在被被里观察世界的小猫!

还给评论区换了表情!在象上超羡慕别站有小豆泥表情,发现能自定义给我兴奋坏了,狠狠删掉我嫌弃的 bilibili 小电视哼哼。

新的事物

手帐

得到了一本 2024 weeks,又买了一个活页本,这个月尝试了一下自己可能接受的手帐的各种版式!虽然不喜欢项目型计划但也算用得到诶,可以提醒自己用牙线涂唇膏这些,日历上则可以放买猫砂猫粮花掉优惠券这些事。我没有看电子月历的习惯(甚至没有看设备桌面提示信息的习惯),打开电脑很容易忘。

以前放点上学笔记什么的其实不喜欢各种本……那时候我会特别在意笔记的工整和前后的“一致性”,恨不得把笔记做成一个小百科,写错字/改变结构甚至会让我想把前面的都扔了重做。但写不到一行字就会想不如学点新的……通常是扔了且并没有重做。活页本定页本对我来说只是好撕不好撕的差别而已……

现在更多是随手笔记,像草稿本一样瞎写(发现比起本子自带的漂漂亮亮的纸我更愿意写自己裁的草稿纸!),主要用书写和标记的过程加深印象,就自在多了。还意识到本子小真的很重要!我以前会觉得我话多,本越大越好,B5 起步吧,小的不够写。但其实小本写一点就显得内容很多很充实了,会不舍,更容易用下去……

不锈钢饭盒

我不喜欢堂食,之前试过自带碗带饭回寝室,但瓷碗沉,圆碗在包里不好放、容易倒,几次就没有这样打包过了。这次刷到一个视频里博主用长方形不锈钢饭盒,突然就心动了!决定到货后至少一个月不点外卖不用塑料打包盒试试怎样。

感觉挺不错的诶~

1100 ml 看起来没很大但完全够用。很轻、不累人,长方形放在我的布袋底下也不怎么挪动,和其它物品放一起也能卡得很死,我很快就习惯出门就带它上,避免我走着走着就想买吃的只能接过塑料袋的情况~虽然不锈钢不能进微波炉,但我在学校本来也不怎么常用微波炉,而且我已经有瓷碗了,可以回寝再转移位置嘛。

不点外卖这件事,在考试周确实会有点折磨我,担心是不是浪费了不多的时间……但想想我不出门也不一定在学专业课,很可能只是把在寝室两分钟刷一次长毛象的焦虑时光用在出门散步上而已,出门是好事!就释然了>_<。

Built with Hugo
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