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四月记录

《姆咪》、《塑料的世界》……

《姆咪爸爸海上探险记》

《姆咪爸爸海上探险记》讲述了无论如何,一成不变的生活总会让人厌倦。姆咪一家也不例外,他们有时也需要换换环境,因此他们到大海上,住到一个岛上的灯塔里去。姆咪爸爸、姆咪妈妈、姆咪特罗尔、小咪咪,还有追踪他们而来的冰冷的格罗克,在那里面对大风、海浪、各种天气,遇到了许多惊险但也极其不可思议的有趣的事。特别奇怪的是:灯塔看守人上哪里去了?灯塔上的航标灯什么时候才能重新放出光芒?
book

之前没看这本可能是因为我对“爸爸”这个词过敏……但其实书里姆咪爸爸的戏份其实并没到绝对主角的地步。家里每个小动物都有独自的线索,独自的时刻。

完完全全是孤独的故事呢。
自己的水晶球,自己的小岛,自己的灯塔,自己的乐园,自己的海马,自己的静谧,自己的冥想与遐思……很小,但是很满足。很孤独,但是滋味很好。空荡荡的,但是还有时间。太漂亮了,都叫人想不到害怕。
有时候不是这样,有时候觉得孤零零,但是没关系,一切会宁静下来。

“我想是谁把灯打破了,” 姆咪妈妈说着,捡起滚在桌子底下的一个铜灯座,“然后他只好在黑暗中坐着。”
她伸出爪子去摸桌面。它上面有几百个甚至几千个小抓痕,六条抓痕一排,第七条横过那六条。七……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全一样,只有一个只有五条抓痕。

小动物

小动物

姆咪故事里每次讲到爪子和脚爪都好萌啊,都是小动物,连树也像是:小小的,会拥抱/缠斗一起,会受到海的惊吓。
小动物自然地受黑暗和寂静庇护,这还是我养猫后才学会的事。刚捡到猫带去医院,医生建议来往时用盒子装住她,我不理解,觉得多黑、多憋闷,我以为我抱着她至少可以安抚她、不用怕孤独。但孤独有时候是沉静的、安全的,让人感到自己是一双眼睛,自己在观察而不必被人观察。明明有时候我自己也会钻进衣柜;看恐怖故事躲在被子里,背脊紧紧贴住床板,不就是渴望这种保护吗。

主角们是小动物本身就在丰富“孤独”这个词的含义。

他越爬越远,让人不愉快的封闭感觉消失了。他只觉得被寒冷的黑暗保护着,隐藏着;他是一只很小很小的动物,需要躲藏起来,需要安静。

光吓着了所有的影子,当他把灯举起来的时候,它们在他周围旋转着乱⻜。它们那么多,这些怪异的影子在灯塔里的空井里⻜上⻜下。真是好看。楼梯旋转着下去,下去,下去,下去,灰色脆弱,像史前动物的⻣骼,在下面的黑暗中看不⻅了。他每走一走,影子就在他四周的墙上舞动。太漂亮了,都叫人想不到害怕。

而且…小动物故事中的小动物也能体会我看小动物的感动……!

它们优美地跳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为了它们自己,为了它们彼此,为了这个岛,为了大海 —— 这对于它们来说似乎全是一回事。
……
当姆咪特罗尔看着它们时,一件奇怪但又十分自然的事情发生了。他忽然想到他自己也是美丽的。

格罗克

格罗克

在这本里我好喜欢格罗克,本来都忘记这个角色存在了……

那天夜里,格罗克在海上唱歌。没有人拿着灯到下面海滩来。她等啊等,等啊等,可是没有人来。
她轻轻地唱起来,可她那孤独的歌越唱越响。它不再仅仅是悲伤,而且带有挑衅口气:“再没有别的格罗克,我是唯一的一个。我是天下有过的最冷的东⻄。我永远永远不会暖和。”

水晶球

姆咪爸爸的一些片段我也挺喜欢的……

暮色照常从地面升起,积聚在树下。水晶球周围比较亮些。它放在那里,反映出整个花园,在它那珊瑚座子上看上去非常美丽。这是姆咪爸爸一个人的水晶球,是他自己一个人的闪亮蓝色玻璃魔法球,是这个花园的中心,是姆咪谷的中心,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不过姆咪爸爸没有立刻看球。他先看他肮脏的爪子,要集中起他模糊的、分散的、烦恼的思想。等到他觉得够难过了,便开始看水晶球求得安慰。在这漫⻓、温暖、美丽然而忧伤的夏天,他每天傍晚都做这同样的事。
水晶球总是凉的。它比大海本身更蓝更清澈,它改变整个世界的颜色,因此它变凉,变得深远,变得奇怪。在这玻璃世界的中央,他看到他自己,他自己的大鼻子。在他周围,他看到反映在上面变形的、梦幻似的景物。蓝色的地面在里面很深很深。在他达不到的地方,他开始寻找他的家人。他只要等一会儿,他们总是要来的。他们总是反映在水晶球里。

插图

托芙扬松的插画我一直非常喜欢,她的线好棒好棒啊!相对来说“姆明动画”就不怎么吸引我,不够好看,而且大家在动画里会显得好大一个哈哈,感觉不太可能是同样氛围的故事……

下面图一来自《姆咪爸爸回忆录》,另外三张来自《姆咪谷的冬天》:

《姆咪和大洪水》

此书号对应《姆咪和大洪水》,而不是《托芙·扬松姆咪故事全集》。 八月末,天气转凉,姆咪特罗尔和妈妈想找一个温暖的地方,建造一座房子。于是,他们与可爱的小吸吸、美丽的郁金香囡囡一起,穿过沼泽地,击退了大毒蛇,在老绅士的魔法花园中玩得不亦乐乎,还乘坐哈蒂法特纳人的小船在大海中颠簸……他们竟然还打听到了失踪了的姆咪爸爸的消息! 后来,大洪水来了!他们最终会找到姆咪爸爸吗?他们的房子能不能建造成功?
book

看了大半才确定这本我看过的。不太喜欢,倒不是因为某一部分令我不满,而是读完它也无法给我留下印象。
可能因为是前传,讲定居姆咪谷前的一段插曲,这时候本来也没开始丰满什么设定和人物,故事就随波漂啊漂。姆咪故事还是很吃角色的!

《不原谅也没关系》

我插到这篇里了。
因为是关于心理自助书的感受嘛前后可能讲了很多创伤内容,请谨慎阅读,适时退出——

《给全家人更好的视力》

想要恢复视力,就必须改变观念,相信眼睛能靠自己治好。本书精心挑选了简单、不限时间和地点、不用工具、马上就能实践的视力恢复法。四步改善视力的健康操以及四个改善全身血流循环的按摩方法,再配合生活习惯的养成,不仅对近视、远视、眼疲劳、干眼症有改善,而且对预防眼病和老花眼也非常有效。即使是忙碌的人也能轻松持之以恒。作者长年认真实践这些方法,年近六十仍没有戴老花眼镜,就是*好的实证!
book

象友没提书名只放了个网盘链接所以我不慎看了。(写这句时我当然心怀怨怼。)
即使书页面很小字体很大页码不多,看一看也是浪费生命的级别。就我所见的内容是以小编体那种程度的重复,翻来覆去就是强调目录第一行字,但不存在什么解释/论证性质的内容,只有论点……
这东西作为医院免费发放小册子可能都不够格。完全是我讨厌的类型……

《塑料的世界》

以塑料为代表的高分子化合物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材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有些是我们能意识到的,如塑料制品、人造纤维等;有些是我们意识不到的,如邮票背面的胶水、3D打印机的“墨水”、宝宝的尿不湿……那究竟是什么造就了高分子材料卓越不凡的性能?有哪些科学家曾经为它们的发展做出贡献?塑料制品究竟对我们的健康有怎样的影响?如何破解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难题? …… 带着这些问题,本书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采用科学知识、科学原理与科学故事相互贯穿的写作手法,介绍了高分子化合物的发展历程、影响高分子化合物性能的诸多科学原理、高分子化合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对高分子化合物认识的误区,高分子化合物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以及高分子化合物未来的发展方向。
book

写明信片的时候有张邮票贴错位置了,可惜才过一小会儿就揭不下来,我还以为才涂了点水、黏性不会多强呢?
就去搜了搜邮票背胶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到这篇《邮票背胶的秘密》写得还蛮细致,只是感觉好像缺了前置知识(涂料是什么啊?)、又多了些关系不大的内容(到底是讲邮票背胶还是讲一切黏合剂啊?),滑到结尾才发现是图书宣传,原来我搜到的搜狐号是在无授权转载(毕竟搜索引擎搜不到公众号)……
干脆找书来读。

读起来比我看封面预想得有趣。多从生活中举例科普高分子材料,就…原来热熔胶也算一种塑料啊!讲解起原理很形象好懂,有的内容看文字一下没明白过来,后面也都有配图了,生词多,但顺序读下来就不会接受困难。
从发现“高分子”确实是“高分子”讲起,后文线索往往是一个应用—解决它顺带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个应用的缺陷或进一步的需求—再介绍一个应用。
怎么把塑料甚至木材变得透明?橡胶为什么有弹性?粘东西在微观层面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胶带日久会粘不住?3 D 打印和胶与漆哪里相关了?……就很新奇很有意思~

第四章讲塑料再利用的思路和遇见的问题,让我更具体地知道为什么塑料处理那么难、成本都在哪里,以及商家宣称里“可降解的”塑料未必名副其实、降解并不是看不到了就结束了这回事……知道问题没那么简单生活里就会更注意吧。

可惜作者是男的,我不喜欢看 xxx 物质是 yyy 物质的“小兄弟”,后记“好不容易说服妻子留给我几个小时的时间”也让我缓缓问号……

《法定幸福》

编辑推荐 古根海姆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诺尼诺国际文学奖、美第奇外国小说奖获奖作家 菲利普˙罗斯、索尔˙贝娄、君特˙格拉斯、奥尔罕˙帕慕克高度赞誉 内容简介 《法定幸福》包含了四篇中篇小说,展现了罗马尼亚特殊年代的知识分子、官员、工人阶级等形形色色不同人群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希望与恐惧、挣扎与迷茫。四篇平凡人的故事,呈现一个时代的伤疤与记忆。 精彩书评 马内阿比昆德拉好,比赫拉巴尔好,整个西方的知识界非常的重视马内阿的作品和他所代表的力量。 ——魏斐德 "马内阿的四篇中篇小说,与其说它有着有力的讽刺、热情的荒谬、敏锐的机智,不如说我们找到了一种梦幻般的疏离,一种被压低的震撼声音,一种被逼疯的甜蜜气氛。" ——《洛杉矶时报》 "马内阿的声音是崭新的,他的小说对我们的理解能力提出了要求,我们很高兴被唤醒。" ——《纽约时报书评》
book

只看了一三篇,看不懂,看到啥写啥:

感觉出场的每个人都疯得差不多了,留下的主要是情绪。虽然打开窗户看得到明净的天,用一些些强迫和重复至少让墓地显得有序,但还是觉得不安定,它们只是对比出此外世界的荒诞;长而密的自说自话好像一种发泄,但表现出的就是压抑,“周期性的愤怒,或许早就习以为常”,令人惫懒。

好像一切都崩塌了,正如这个怀疑论者所预测的,在徒劳与滑稽的言行中,他也有些懒了,可能…… 他好像在说,相比于懒惰,什么都不重要,什么事情也都不能更深入、更诱人、更安全、更明智。他找不到任何一个去劳累的理由。

主角都是显得有些畏怯可怜的小个子男,说话说着说着就变成神经质的呓语。刚读时对情节大概有个预设,随呓语读下去渐渐就不明白在说什么了,不明白动机和意图,实在不想继续看下去。

《文学阅读指南》

是什么让文学作品或好或坏?读者如何可以自由解释呢?诸如《咩咩黑羊》之类的童谣,是否可以充满隐藏的厌恶、反感以及侵略?在这本书里,特里•伊格尔顿比较有趣地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文学阅读指南》对于文学研究的学生,以及所有其他感兴趣的读者而言,都是一部加深他们理解、丰富他们阅读体验的理想选择。 推荐语: 《文学阅读指南》比所有其他书评人的作品都更出色、更耀眼。它还能——恕我斗胆——逗人大笑。很显然,你应当拿起特里•伊格尔顿的这部近作,仅仅是因为你能从中收获颇丰。毕竟,这人堪称当今世上伟大的批评家与教师之一,且拥有歇洛克般的天赋,能从一句话甚至一个词中,追溯梳理出其隐藏的含义。而《文学阅读指南》所以别具一格,还在于伊格尔顿独有的机智与幽默,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的随和与友善。这不仅仅是一部学习之书,更是一部枕边之书,一部享受之书。——米切尔•德尔达(《悦读经典》作者) 这不只是一部消遣的书,这更是一部重要的书。在尼采之后,伊格尔顿所说的“慢阅读”,作为一种人类活动,似乎濒临灭绝的危险。他引导我们回归基础,在尖锐分析的基础上,重视智力阅读的本质层面。我喜爱他灵动的风格,易于接受且具体可感;此外,他从不牺牲细节或微妙之处。这是为所有读者准备的书,不仅仅是初学者。当然,它的作用在课堂上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展现。——杰•帕里尼(《诗为什么重要》作者)
book

这本书里有剧透阿加莎某本书的凶手,轻描淡写地把完整书名放出来了。在意的友友请提防第三章(实体书第 99 面)。

怎么想起来看这个

本来我是不会看这种书名的,就是,看起来太实用了……
但翻硬盘时找到 18 年存过豆友一篇叫《伊格尔顿真的批评了福楼拜吗?》的日记(现在原文已不可见),内容大概是另一个在国内当文学教师的豆友 A 批评了这本书,指责作者伊格尔顿混淆了小说逻辑和现实逻辑、错误地批评了福楼拜,而日记的作者豆友 B 说 A 根本没读懂呢、错误地批评了伊格尔顿。

折叠:日记细节。

争论中提到福楼拜写查尔斯·包法利帽子的部分是这样的:

这是一种混合式帽子,兼有熊皮帽、骑兵盔、圆筒帽、水獭鸭舌帽和睡帽的成分,总而言之,是一种不三不四的寒伧东西,它那不声不响的丑样子,活像一张表情莫名其妙的傻子的脸。
——李健吾译《包法利夫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年)。

豆友 A 概括伊格尔顿的评论为:

简而言之,伊格尔顿认为福楼拜写得斤斤计较,提供的细节越多,真实的印象反而越少。

豆友 B 指出伊格尔顿已经明言那段描写是福楼拜“在拿读者取乐”,为点出写作中的矛盾而有意写出“完全由语言编结而成”、太具体而显得含糊的事物。既然心知肚明有意为之,当然不是失败,伊格尔顿清楚这点,更不算是批评:

作家为了刻画某一事物难以表述的本质,尽可以无休止地叠加词组或是堆砌形容词。但是,他用来描述某个人物或是情境的话语越多,其本质就越可能被笼统说法,或语言本身,所掩盖。
……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作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把戏。上面引的福楼拜小说段落就俏皮地证明了这一点:令我们迷惑的并不是科学,而是象征。这是在拿读者取乐。这个道理既适用于帽子,也适用于人物。通常认为,刻画最成功的人物是最丰满、最个性化的人物,至少在现实主义文学中是这样。可是,如果他们不具备某些类型化的特点、或是读者熟知的性格,那就不会被人理解。100% 出自原创的人物会从语言的网眼里漏掉,因为谁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试图用语言捕捉本质却会失掉它,我觉得点出的这个现象很有趣,就把文章存下来。《法定幸福》真让我觉得自己没看懂,就又想起来还有这本书,能不能在我看不懂时给我些许头绪呢?让我看到更多的东西。

书是好看的

演示一些文本分析,提非常多问,回答里兼顾很多常见观点,又一一给出反对意见。
有些观点和它们的反例我都见过,但我没联想到一起过,这书这样整合一下很清楚。也是在这个梳理过程中,我终于搞清别人在用 xx 派这些词的时候究竟是在说什么样的想法了 @_@ 之前我理解得模糊不清,普通语句还能凑合看过去,一碰到吵架这种往往双方对字词释义都有冲突的场景就完全看不懂……
以及,像文学由作者读者共同创作这样的话我看过很多次了,一直没真把它当回事,就是会想……那又怎样呢?经过这个书的铺垫和解释我也终于明白,哦底下是这么个想法……

我尤其喜欢第四章一直到讲完《项狄传》的部分。黑绵羊巴巴叫那段好有意思啊:为什么一个解读会被认为是不着边际的。
第五章后面具体评价一些作品片段时,我对书里斩钉截铁的判断有些迟疑,就,讲得很有道理但光我自己好像看不太出来细节的优劣之分,只能学一学哦还有这个角度酱紫……译者提到他也不太买账让我安心一点,虽然我们不买账的不是一样的段落……

关于翻译质量

至于翻译质量,译者在后记里讲伊格尔顿在本书里的语言走的亲民路线,难点是他所引用文学片段的翻译,因为要配合后续的精读,所以很多现成译本都没办法直接用。
我读第一章时确实觉得这部分做得很好很辛苦。不过在“不是难点”的部分,错译/译文中的不协调其实不少,我看中译时奇怪逻辑不通/语句混乱的地方,一搜原文全是翻译的锅……
这样,译者的用功在我看来会有点主次不分……

折叠:具体的挑刺——说挑刺但我真没细找,我看汉语看不懂才会去找原文核实,没那个空一段段比照读的。

第二段讲完《裘德》中苏的部分,花了几大段说读者去“体验”角色情感当然行啦,这样小说不说教还能起教化作用嘛(扬),但不是什么时候都非要你去“共情”的(抑)。强调“同情”(sympathy)是想象人物的感受,“共情”(empathy)是感受人物的感受。“同情”往往已经够了。文学评论需要一定的距离,“共情”有时候甚至会遮蔽视野。

然后一转,说:

有想象力的同情心仅仅只是看待人物的一种方式。此外,它还有一些更大的缺陷。

我非常困惑,这到底想说什么?刚刚不是一直在批评“共情”吗?怎么“此”都没讲就“此外”了?是翻译把“同情”“共情”俩词搞混了吗?

去翻原文,是:

If imaginative sympathy is only one way of approaching character, it also has some more general limitations.

完全不是一个意思啊!
英文:如果只用这个的话,那还是会有问题的。
中译:这个不行。这个还有更多不行!


在希特勒当权的年代写作的马克思主义戏剧家贝尔托・布莱希特认为,与舞台上的人物共情有可能使我们的思考能力变得迟钝,而这恰恰是当权者非常欢迎的,因为共情将感情置于理智的判断之上。

这里我也没全懂……为什么和角色共情还影响“思考能力”啊?结合前后文大致理解是,完全投入某个人物就会使视野狭窄、被感情蒙蔽住没办法对事情做客观评价了。但还是怪怪的不能确信。

原文:

The Marxist dramatist Bertolt Brecht, writing in the age of Hitler, thought that empathising with characters on stage risked blunting our critical faculties. And this, he considered, was highly convenient for those in power. Empathy elevated sentiment over critical reason.

原来一直在讲上一段说的文学批评这件事,“批判能力”/“批判性思维"和"思考能力"在我看来还是不太一样哈,至少看英文觉得连贯多了……


中译第二章末尾两段:

文学有时候被当作是一种“间接”(vicarious)体验方式。我不可能知道做一只臭鼬是什么感觉,但是阅读一篇引人人胜、以臭鼬为中心的短篇小说却可以帮助我克服这方面的障碍。但是,了解做臭鼬的感觉本身并无特殊意义。为想象而想象是不值得的。假如我花费大半天的时间想象做一只吸尘器的感觉,并不能证明我的创造力有多么出众。吸尘器根本不会有什么感觉。此外,想象的产物不见得总比真实高明。如果有谁像某些浪漫派的作家一样,认为想象优于真实,那就说明他对日常现实抱着一种古怪的否定态度, 觉得不存在的事物永远比存在的事物美妙。这要是指唐纳德・特朗普倒也罢了,可换成纳尔逊・曼德拉就不对头了。
毫无疑问,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有效地拓展自己的经历。但它也抵消了某些缺陷,而这些缺陷本可以被切实纠正的。譬如,有钱有闲的人可以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交界的山区探险,而地球上的大多数人却既没有这个条件,也不愿为了免费旅游加入基地组织。于是,只好退而求其次,读读游记算了。如果财富能够得到更为平等的分配,那么就会有更多人涉足那一地区,只要不怕被打死就行。待在原地阅读孤星旅行指南有个好处,没人会请你吃枪子。19 世纪的劳动人民有时也会被鼓励读读小说:虽然他们在现实中既不能骑马猎狐,也不能与子爵联姻,小说中却可以体验。今天,我们为阅读诗歌和小说找到了更好的理由。

第一段末句,我感觉作者一简略嘲讽起三次元人我就不知道他到底在说什么了……

直到查到原文:

It suggests that what does not exist is always more glamorous or alluring than what does. This may be true if you are thinking of Donald Trump, but not if you are thinking of Nelson Mandela.

说浪漫派作家这样的观点用上川普身上挺对的,可现实存在的曼德拉是很好的啊,不比想象出来的差。
这样回过头去看中译也不算错,但第一次阅读时,在“他”和“事物”这两个代词里,我会以为指向“唐纳德·特朗普”“纳尔逊·曼德拉”这两个人名的是“他”而非“事物”,这就造成了意义的混淆。

第二段里的转折意味也让我很懵。

第一处:

毫无疑问,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有效地拓展自己的经历。它也抵消了某些缺陷,而这些缺陷本可以被切实纠正的。

这里我就不明白,哪来的”但“?它有一个好处,但它也有另一个好处?这是啥构句逻辑……

原文:

There is no doubt that we can usefully extend our experience by reading works of literature. It is just that this can also be a way of compensating for deficiencies that might be set right for real.

“这也可以是……”,当然可以说文学可以拓宽经验,但也可以说文学在对现实可能存在的遗憾进行补足。

第二处就是最后一句话……“今天”是怎么回事?这段的其余部分没有说这段的理由比上段的新吧?那么难道是说之后会给我看一个更好的理由?结果就跳到下一章了……
原文: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literature was sometimes recommended to the working classes as a way of feeling what it was like to ride to hounds or marry a viscount, since they were not able to do these things in reality. There have been more persuasive arguments for why poems and novels are worth reading.

哪里有说“今天”啊!!!是觉得第一段的理由不够好,这段的更好更有说服力啊……

总结一下:第一段说文学有时候还被当作一种间接体验的工具,比如说我们能借由文学“想象自己身为吸尘器”,接着反驳说但想象自己是吸尘器不能说明什么,吸尘器根本没有感觉,想象到的存在也不是一定就比现实的存在更好;第二段说比起拓展前所未有的经验,文学弥补现实遗憾的作用更吸引人,举例举例举例。
不是啥复杂内容,但这部分我单看中文被绕得很晕。


第一、四、五章援引文学段落时都有配上英文,我不知道为什么二、三章没有。

根据诗里的描述,当亚当决定和夏娃同吃那个致命的苹果,从而分享她的命运的时候,他是出于对伴侣的挚爱才这样做的:

不,不,自然的链条锁着我;
你是我的肉中肉、骨中骨,
无论祸福,我都不能和你分离。

也就是说,亚当因为忠于夏娃,才甘冒生命危险。可是当他开始吃苹果的时候,诗句的口吻却发生了剧变:

他毫不迟疑地吃了,
违反自己的理智,
溺爱地被女性的魅力所胜。

“溺爱地被女性的魅力所胜”(Fondly overcome with female charm)完全颠覆了上文刚刚提到的亚当的动机(“溺爱”这里指的是“愚蠢”)。它将他英勇的自我牺牲降格为美色的诱惑。就在亚当拿起禁果,准备与恋人同命的时刻,这首诗出人意料地抛弃了之前的所有同情,改用一种极其严厉的审判式口吻,坚称亚当是在自由的状态下做出这一举动的,并未欺骗自己,对其毁灭性后果也有充分认识。也就是说,神学家弥尔顿压倒了人文主义者弥尔顿,教义战胜了情节。

啊?这三句怎么看出来“亚当是在自由的状态下做出这一举动的,并未欺骗自己,对其毁灭性后果也有充分认识”的啊?
然后发现英文在违反理智后有半句“not deceived”,中译直接略掉了。


我们从叙事中可以看出,虽然使用的是第一人称写作,但它为叙事者勾勒的却是一幅道德败坏的肖像。匹普的人格力量使他,以及读者都看到,他变成了一个多么面目可憎的小暴发户。当然,也是这种力量帮助他走了出来。

这里的 strength of character,翻译成“人格力量”我总觉得带点褒义怪怪的……虽然也不知道翻译成什么好……


在小说的三个主角当中,赫迈厄妮・格兰奇(Hermione Granger)的名字是最高贵的:“赫迈厄妮”(Hermione)在英国中上层圈子里是个很常见的名字,有不下于六个音节(有些美国人把这个名字读错了,只读出三个音节),而 “格兰奇” 则令人联想起乡间大宅(grange)。

我还真努力对 Hermione 拆了半天纳闷哪来六个……
这句话主语和代词杂糅,成了 Hermione 这个名字至少有六个音节,一部分美国人读错成三个。

原文:

Hermione Granger, whose first name is fairly common in English upper-middle-class circles, and whose second name suggests a large country house (grange), is the most refined of the trio of protagonists, with no fewer than six syllables to her name. (Some Americans mistakenly pronounce ‘Hermione’ as having only three.)

实际上是姓名 Hermione Granger 至少有六个音节,一部分美国人把 Hermione 这部分读错成三个。

还有一点很奇怪是,译者专门注解说大多书籍把 Hermoine 翻译成“赫敏”,但为了与解读相协调他“还原原音”。那为啥就在两句之后的,名字是单音节的 Ron 还是翻译成“罗恩”?

而出自平民阶层的罗恩 · 韦斯利(Ron Weasley)的名字则只有可怜巴巴的三个音节。


享受比评价要来得主观。你喜欢桃子还是梨子是个人口味的问题,但是,要判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写作技巧是否优于约翰・格里森姆(John Grisham)恐怕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和约翰・格里森姆相比,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更为优秀的作家,正如泰格・伍兹(Tiger Woods)和嘎嘎小姐(Lady Gaga)相比,是更为优秀的高尔夫球手一样。只要对高尔夫球和小说有足够了解,都会同意这个判断。这就相当于,譬如,某个牌子的麦芽威士忌是世界一流水准,假如有人连这一点都看不出,那么可以说他根本就不懂得麦芽威士忌的好坏。对麦芽的了解本身就包含了做出这种判断的能力。

所以这里是在说“主观享受”与“共识承认”不一样,根据后文的“只要…都会同意…不同意是不懂”可以看出来后者也是相当简单粗暴的……可我在看到“而…就没这么简单了”的时候预期的是告诉我后者多不简单、是怎么判断的呢。

原文前两句:

Whether you prefer peaches to pears is a question of taste, which is not quite true of whether you think Dostoevsky a more accomplished novelist than John Grisham. Dostoevsky is better than Grisham in the sense that Tiger Woods is a better golfer than Lady Gaga.

人家只说了这俩不是一回事吧!!!

Built with Hugo
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