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2024 一月

《朱令的四十五年》、《无敌蝇家》、《古今数学思想》……

读书

《天生敏感》

6.7
这是一部为高度敏感者而写的书。高度敏感这一特质长期以来不被认识,或被误解,而且往往被混同为内向、羞怯、拘谨等带着负面含义的性格标签。 本书作者作为一个高度敏感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深入研究,让读者认识到敏感特质是客观存在的,有天生的遗传倾向;最重要的是,敏感特质并不是一种缺陷,高度敏感的人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创造力! 如果你是一位高度敏感者,或者你的孩子、配偶、朋友是高度敏感者,你就应该打开这本书。你打开它,它就为你打开世界。重新认识自己,获得新的精神能量。这是一部及时的书,一部温暖的书,一部帮助无数人走向积极的书。
book

我看完是因为月初考前焦虑……这种时候我会不敢去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因为一投入我就停不下来,我总觉得它们需要太多时间、我现在没有这样的时间。反而,看不太喜欢的东西时,我会觉得自己是游离在外的、随时可以抽身,就点开看。但又因为焦虑,情愿把它快速扫完也不想停下来真的去面对考前待学内容……

分节那么多又没什么条理可言,一节的内容短,不是因为精练、而是因为潦草,而且还很多不必要的重复,一节说敏感不是坏事,一节说一些情况下是好事哦,另一节说不用为敏感烦恼……(难道这是一种风格,我感觉我吐槽那本道歉书说的是一模一样的话。)除此之外,很多论断太笃定太不假思索,不展现来源和推理,可疑并且没劲。
虽然前面不厌其烦地说高度敏感者也有不同的类型/敏感不等于内向,但后文对“内向、沉默”的预设其实非常坚固,只是换个词,酱紫,我看着跟看星座性格解析似的。

我也想过,是不是因为我已经看过一些心理自助书了所以把它说得一无是处,其中的一些技巧也许能对别人产生帮助呢?可是,尽管作者说没什么书讨论“高度敏感者”所以她要写,针对这种“更敏感”书里却没有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书里的技巧在其它并不专注于高度敏感者的心理自助书基本都讲到了……而且我看过的没有比这本讲得差的。

《朱令的四十五年》

8.7
☆★中國第一起互聯網求助事件☆★ 本書是朱令事件迄今最完整的紀錄……我所著迷的,除了故事本身,還在於環繞在這個無辜殘損的生命四周的,豐富的時代細節,它像微縮膠片一樣記錄了中國的過去,並不太久的過去,也讓我們理解中國的現在。──李志 德 從未遺忘,不敢遺忘,希望有生之年看到真相 ──一名中國網友對清大女學生朱令被下毒事件所下的注解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五號感到腹痛,繼而發展為全身劇痛。持續三天後開始脫髮,顏面神經麻痺,中樞眼肌麻痺,呼吸障礙,目前已失去自主呼吸能力。」 一九九五年,北京清華女學生朱令罹患怪病已四個月,從秀逸且多才多藝的學霸,變成躺在協和醫院加護病房、全身插滿儀器的病患。她的高中同學姑且試著以不甚流利的英文,將上述文字傳上當時在中國才剛起步的互聯網求援。不久後,回覆紛至,這些訊息帶來一個令人疑惑的詞:Thallium(鉈,有毒化合物),這是一種罕見的化學物質,並不是生活中隨便就可以接觸得到的。 之後半個月,全球專家共寄來七百七十六份電郵,其中一百零六份明確指出朱令是鉈中毒。朱令父母要求協和醫院為朱令進行铊中毒測試遭拒,請求學校協助未獲正面回應,甚至連朱令宿舍都莫名遭竊……一切的一切,都顯示整個事件正往詭譎的方向前進:協和不希望自身權威被挑戰;校方的不作為,則是不願承擔毒物管理不善、現場保護不力的失職責任;更恐怖的是,兇手極可能就是清華的學生、朱令的室友孫維──她是朱令身邊唯一能接觸到铊的人。 之後,朱令和她父母的人生就在醫療單位、公安部門以及法院間來回拉扯。即使諸多事證都指向孫維正是下毒者,然因為她的高幹家庭背景,此事件始終無法真正破案。如果不是一般市民、互聯網和海內外無數網友的持續關注與無私援助,朱令不可能存活到現在。 朱令的四十五年,講述的是網路社群、小市民與難以撼動的權力結構對抗的故事,也是在巨大的絕望中,看見不間斷的善意與微小希望的故事。
book

太恶心了,实在的墙和它能象征的晦暗和闭锁在书里罪恶昭彰,看书前我的体会不够。
之前我只以为这是一桩“个案”,看网帖知道探究“是不是凶手”的部分,却没太注意是怎样包庇、如何傲慢,也不知道有被耽搁的治疗、曾可能的生机。也许我的这些无知也和墙有关,墙内的讨论会明说这些吗?我看 neodb 短评有人说案情推演没有没药花园写得到位,我看过没药花园,没有这些印象。

读患病前的部分我有点不快为什么作者反复强调朱令妈妈爸爸“老知识分子”“理工科高知”。知道是想表现她们本分善良,但不需要一直靠这种符号来说的。近末发现强调“理工”是为了接上她妈妈自己的话……还是不喜欢这样写,但意思总归传达到了:在这个地方想要干净明白地行事,行不通。

《无敌蝇家》

8.8
果蝇、蚊子、食虫虻……面对嗡嗡飞舞的双翅目昆虫,我们往往会不耐烦地试图杀死它们。动物行为学家乔纳森·巴尔科姆一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局限,他沿着万千双翅目昆虫隐秘的生活轨迹,揭开这些进化历程中终极机会主义者的传奇身份:它们是破坏农作物的害虫,也是精于传粉的植物学家;是带来恼人瘙痒的吸血恶魔,也是破译遗传密码的幕后英雄;是狂热的污秽爱好者,也是高明的废物处理大师。 双翅目昆虫的命运与人类彼此交织,这些无名的千千万万构成了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石,它们的成功秘籍将永远改变我们看待自然的方式。
book

给我的喜欢程度排序:第二部分(双翅目的生活)(好新鲜好有趣!)>第三部分(双翅目与人类)(有些回顾和展望比较无聊,像只是为结构完整做填充)>第一部分(双翅目是什么)(前两章比较像导言,散散的、一触即走,读着不太畅快)。

不知道怎么概括第二部分给我的乐趣。我在碰到不满意之处可以说得更多,但在我对本书印象里占主体的是这些惊奇。
我很喜欢它展示出进化的多样,在一切匪夷所思的环境里,双翅目抓紧各种不可思议的机会生生不息。还喜欢协同进化的内容,讲蚤蝇和蚂蚁,“寄生虫和宿主”、花和虫,“互惠互利的合作者”,这样看似绝对的关系中其实不乏你来我往:宿主也会发展出防卫和反制的手段,小切叶蚁站在大切叶蚁身上充当哨兵;花虫间还有相互操纵和欺骗,有的骗别个传粉还不给花蜜,有的只顾白吃不干活……在进化之旅中各出奇招,让人感到生命的活跃和美丽。同一物种之间也在玩危险的游戏:雄虫作为雌虫“储备粮”并不就是完全受其压制了,它们求偶送礼还会给空包裹的 =L=……

之前我看 TED 视频《为什么蜜蜂不见了?》大概知道昆虫授粉的重要性、蜜蜂所处的岌岌危境。看这书才知道双翅目在很多地方都是主要传粉者,很多物种,包括可可树都只能依靠特定的双翅目物种来授粉,它们在传粉上的作用比蜜蜂还要受忽视呢。

看完书是觉得虫们可爱了许多,但我还是不确定我面对真实的昆虫会有什么想法,因为我其实看蛾蠓的大图也觉得很漂亮,现实里看到也会提醒自己它们无辜无害,却还是压不下不舒服的心情……我知道人怕虫子是后天养成的,但光是知道这点并不会让我的恐惧消失。我不知道真正看着虫子而不是文字的时候,我能不能做到把它们和负面联想解绑。
不过,我会记住作者这个问题:“会不会是吸引苍蝇的东西发出的臭味?”在直接把糟糕体验和虫子联系起来之前,想想也许没有它们环境会更差。就是……像这个电路排障视频里一样嘛!你以为是热水器在漏电,其实是热水器在保护这个家!

挑刺

折叠:我读中文版会有卡住搞不懂在说啥的地方,列一下。

和许多果蝇研究者的工作一样,索科沃夫斯基的一些工作明确地以改善人类境况为目标。“妨碍了许多(果蝇的)社会互动的突变体……可能为孤独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候选基因,” 她在 2010 年的一篇论文中写道,“反复以失败告终的 (果蝇的) 攻击性互动可以用来模拟抑郁症期间发现的慢性失败综合征,并确定这种疾病的候选基因。” 但是,她继续写道:“我们必须保持谨慎,因为动物模型与人类社会障碍之间的比较基于相似的遗传和生理机制,而不仅仅是行为看起来是否相似。” 她的担忧源于下面这个站不住脚的观点: “哺乳动物的复杂行为来源于更简单生物体 (比如果蝇) 的更简单行为模块。”

这里我看不出最后一句话什么意思。对照原文,发现前一句我标粗部分该是“应该”基于,也就是说她目前的发现只能说行为看起来很相似,不确定是否“基于相似的遗传和生理机制”。她假设“哺乳动物的复杂行为来源于更简单生物体 (比如果蝇) 的更简单行为模块”,但担忧这一假设未必成立。

即使最殷切的求婚者也可能被挑剔的雌性拒绝。雌性果蝇有一种策略,让求偶的雄蝇不太可能怀疑自己会被抛弃: 用后足踢雄蝇的头。或者它会采取一种不那么直截了当的方法:就像产卵时那样,它让自己的产卵器(兼做阴道)向外伸,使雄蝇无法进入。

“不怀疑”可能是对后面事实的正确性“确信无疑”,也可能是说后面的陈述毫无发生的可能。我第一遍读默认是后面这个用法,就愣住了,为什么踢头了都不觉得会被拒绝?

纯粹从破坏性的角度来说,蚊子堪称第一。几百种蚊子造成的死者数量,超过了人类自己造成的死亡。自 2000 年以来,蚊子每年杀死了大约 200 万人, 而每年死于人类之手的蚊子只有 47.5 万只。研究人员认为,人类历史上几乎一半的死亡要归咎于蚊子。根据瓦恩加德的计算,大约是 1080 亿人中有 520 亿人死于蚊子叮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死于虫媒传染病的士兵比死于战场受伤的士兵要多得多。
每有一个人死去,就有更多的人被疾病折磨。仅仅是蚊子,每年就造成了 2 亿到 3 亿多人死亡, 不同的研究人员给出的数字各不相同。

前后两段死亡人数差太大,对照原文发现第二段说的是 sickening,致病人数达 2 到 3 亿。

双翅目昆虫是重要的破坏者。举世闻名的伦敦邱园罗列了带来负面效应前十名的昆虫,包括蛾子幼虫、烟粉虱(又叫白蝇,但不是双翅目)、叶螨、花金龟和蚜虫,但双翅目昆虫没有名列其中。

翻译调整语序之后明明没有改变单句信息,但逻辑混乱了……

原文语序(A,但B):双翅目是重要破坏者,但没在列表中。(重要,但不是最重要。
而按译文,“双翅目是重要破坏者”后我会预期后面的举例是佐证这一点,给出来的却是一个没有双翅目的害虫列表。反转了一层。接着又说“但”没有名列其中,“但”暗示了又一层的转折,可是“没有名列其中”和列表本身没有转折关系嘛……“A。B,但B”读起来就好怪。

在30分钟内,与哈珀尸体上发现的苍蝇同一属(丽蝇属)的丽蝇已经在每头猪的鼻子和嘴上产卵。他们观察了每头猪从放置到天黑的整个过程,在日落之后、日出之前,没有双翅目昆虫在猪的尸体上产卵。这个实验表明,如果琳恩·哈珀在失踪当天下午七点四十五分之前就已经死亡,她的尸体 不可能被繁殖。

试验要证:不是在当天七点四十五分前死亡。
已知:尸体上虫子太小、只可能是次日以后才长的虫。
所以需证:如果在当天七点四十五前就有尸体,当天就会有虫来此繁殖,而不会到次日以后才看到幼虫。

怎么会来一句如果死了就不会有虫呢?
查原文发现是双重否定被翻译成单重:不是不可能被繁殖,而是当时不可能被繁殖。

丝光绿蝇的蛆还会释放氨气,这与人类的积极清洁有关。因此,它们的存在可以抑制腐烂肉体的可怕气味。
原文:Greenbottle fly maggots also release ammonia,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zealous cleaning by humans, and thus the horrible odor of decaying flesh can be suppressed by their presence.

我自己没看懂为什么“和人类清洁有关”,也不明白氨气自己就不好闻,怎么还能抑制腐烂肉体的气味了。

嘟友解释说氨气是碱性气体,而参与肉体腐烂的各种细菌偏爱酸性环境,氨气提高环境中 PH 值也就抑制了细菌生长,对腐烂气息有所改善。“associated with zealous cleaning by humans"这个从句里的 which 指的是“氨气”而不是整个分句,只是在说氨气经常被人类用于清洁而已。

《古今数学思想》

9
《古今数学思想》论述了从古代一直到20世纪头几十年,这数千年中数学大部分分支的历史发展,阐述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的来源、数学之间与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尤其是力学、物理学的关系。 第一册的内容有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埃及的数学、古典希腊数学的产生等。
book

截至月末我也只看到第四章的一半,但还是记录一些所见~

巴比伦人的概念

我对历史和地理一窍不通 @_@ 在这本书之前我看到“巴比伦人”、“苏美尔人”、“阿卡得人”只会理解成一些孤立的民族。这个书在讲巴比伦的数学前先说了,讨论巴比伦文明时,“巴比伦人”指的是在美索不达米亚生活的一些民族,并不局限于巴比伦这一个城邑。使用楔形文字的阿卡得人在这个意义上也被归入巴比伦人。

阴阳历的采用

古埃及人的天文学发展其实完全赶不上巴比伦人,但巴比伦人使用更麻烦的阴历,埃及人使用更能反映农业周期的阳历。

巴比伦人为什么使用阴历?Wiki说:“在古代农业经济中,春天播种、秋天收耕,本来阳历应更能反映农业周期,但不少古代历法都是由月亮算起,一个推测是黑夜中的月亮特别容易观察,月亮盈亏一目了然,直至天文技术成熟后,他们才能观察到太阳在历法中的作用。”

埃及人为什么用阳历?因为尼罗河很重要,本书说:

埃及人靠观察天狼星算得太阳年的日子数。这颗星在夏季的某一天可在太阳快出来的时候在地平线上看到。在其后一些日子里,在太阳升起以前可以在较长的时间里看到它。把在太阳快升起时能看到它的那第一天,叫做天狼星的先阳升日(heliacal rising of Sirius),两个先阳升日之间大约相隔 $365 \frac{1}{4}$ 天;因此埃及人(一般认为是在公元前 4241 年)采用以 365 日为一年的民历。他们之所以集中观察天狼星,无疑是因为尼罗河水在那天开始上涨,而那天也就被选定为一年的第一天。

书中第二章的引言:

所有科学,包括逻辑和数学在内,都是有关时代的函数——所有科学连同它的理想和成就统统都是如此。
——穆尔(E.H.Moore)

巫神说你们不够爱数学!

例如关于倍立方问题起因,在埃拉托斯特尼(Eratosthenes, 约公元前 284— 前 192)的一本书中的一种说法是:得洛斯地方的人遭瘟疫求教于巫神,巫神告诉他们应把现有立方祭坛加倍。得洛斯人知道把祭坛一边加倍是不能把体积加倍的,就去找柏拉图解决。柏拉图告诉他们说巫神之意并不在于要双倍大的祭坛,而只是为借此谴责希腊人不重视数学并对几何不够尊崇。

重视证明也是有原因的

希腊人喜欢演绎法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古希腊时期享受教育的阶级轻视实际事务。雅典虽是商业中心,但从事商业和医药之类行业的是奴隶阶级。柏拉图坚决主张自由民搞买卖应看作是犯罪而要受到惩罚,亚里士多德也说在完善的国家里公民(相对于奴隶而言)不应该搞任何机械行业,对于这种社会里的思想家来说,实验和观察就成为陌生的事。因此科学或数学上的结果都不会从这种来源得出。

看剧

《摩登家庭》一、二季

9.3
全职家庭主妇克莱尔 与做地产经纪的丈夫菲尔 养育着两个青春期的女儿和一个十岁大的儿子。克莱尔年过六旬的老父杰 新娶了年轻美貌的妻子格劳丽亚,加上格劳丽亚和前夫所生的十岁儿子组成了一个新三口之家。克莱尔的弟弟米切尔 和他的同性爱人卡梅隆 则刚从越南领养了一名女婴,兴致勃勃地想要当一对好爸爸。这三个家庭各有各的烦恼需要面对和解决,彼此之间的频繁往来也产生了一些不愉快。当难题不断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如何化解矛盾、维持家庭的和睦与欢乐气氛呢?
tv

总忍不住点哔哩哔哩上的片段剪辑,终于决定找回之前的进度接着看,看了一个第一季分集剧情介绍,跳了半季,看完了几集,到最后一集才确定,原来我看过整季……

当时弃了是因为我不喜欢 Phil(我感觉和我对老友记里 Ross 是同种不喜欢,他俩的共同点是?)
第二季感受还是一样,对 Phil 的嫌弃一阵一阵的。有一集是其她女人教他和 Claire 沟通,不要给方案、要给情绪支持,这种教法我看很多自以为是的男人也会说,往往引向什么男的理性动物女的情感动物的诡异拆分,我觉得吧不能忽略“你给的方案根本行不通,你只是张口就来”这个关键= =+。

但也就这么看下去……

PS:之前都没注意,Haley 的脸好像迪士尼 3D 动画里公主啊。

《真探》第四季

7.3
故事讲述阿拉斯加州的Ennis迎来了漫长冬夜,在当地运作Tsalal北极科考站的8名男性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了解决这起案件,Liz Danvers(朱迪·福斯特 饰)和Evangeline Navarro(卡莉·瑞斯 饰)这两位警探将不得不面对她们内心的黑暗,挖掘埋藏在永恒冰层下那些萦绕不去的真相。
tv

听过《真探》第一季好名声,怕太压抑没看过,这季在 fedi 上看有安利说双女主“是不是女同都值得看”()&每季剧情独立不用往前补就看了!

我记得我在哪写过想法但为什么到处都找不到!(哦原来是 now 页面)
总之我看着没什么感觉……就在局长出场吐槽同事男不带孩子不干家务那里波动了一下。六集的剧我看了两集都还对情节、对角色没什么感情,支撑我看下去只有好奇心。我想知道这些灵异事件要怎么走近科学、怎么圆回来?如果不圆只说我们要相信未知我会非常不满!

走近科学猫meme

游戏

Max Gentlemen Sexy Business

Steam 链接

玩起来没想到玩法会偏挂机,第一天玩了八小时挺上瘾的,但不能加速总有点时光虚度的感觉 >_< 这个游戏它挂机也不让你闲着的!时不时屏幕侧边悄悄冒出一句 Criminal Activity 就得满屏幕找小偷,不点掉就被抢了……
穿插的约会小游戏设置得很可爱!用 Butler 玩大海战我是始料未及的……

色色部分在我看来都在立绘了(对话搞笑向我觉得色不起来哈哈),每个角色都有好多套装扮可以换!男角色都挺丑的虽然没法避免他们进队但可以派他们无尽出差😈

做什么想什么

博客

这个月鼓起勇气要了好几个喜欢的博主的友链!!!还有好多喜欢的博主我没敢开口 5555,就是很容易觉得自己说话好苍白好重复,只知道说好看爱看……

买域名

人家终于买了域名!现在墙内也可以访问啦!尽管……我好像也不会给非网友的朋友博客地址……

取域名要简短好记,tortie (对玳瑁猫的爱称)就是我想到的第一个词~
.me.us 两个域名后缀中犹豫了,都很便宜的前提下,我觉得前者很可爱,但感觉后者也很有意义,我向第三人讲我猫时很爱用“我们”来代指猫嘛(体现了一种人猫合一的愿望!)……纠结了一阵发现,哦,只有在美国的人或者相关机构才可以用 .us 这个后缀,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

zh-hans.tld-list.com 比的价,这个网站有列出促销码用了会便宜一点。选择的域名商是 Spaceship,我没有信用卡,用 Paypal 可以付。

小装修

  • 夏夏的装修日志看到 neodb 卡片,立刻抄了!把右上角橙色标标改成粉色,删掉不 care 的评分部分,觉得有的简介傻傻的还想删,意识到再删就啥都没啦!!!悬崖勒马……

  • 把一些灰灰的选项改粉了,滚动条改粉了,RSS 图标也改粉了!之前还疑惑为什么我放的是粉色的图,网站怎么都显示成灰色。原来是 scss 那里设置成随字色变化=_=……

  • 把每篇博客“内容描述”的字号改到我能接受的大小了(在 iPad 和手机看就没什么变化……没关系,本博客高度依赖小目录跳转,只推荐 PC 阅读……)。也就给每月小结补了当月比较在意的书名,方便回顾~不然一眼看过去全是“x年x月小结”确实好单调,而我又不会起名也不想配题图……

  • 我开始搭博客的时候一直在重复:这部分删了,跑得动吗?不行?那我放回来。这部分删了,跑得动吗?跑得动,那好,删下一个……这样的操作!所以归档和搜索功能全被我删了>_< 现在想想我的标题这点信息量……还是把搜索加回来好了。等以后我内容更多对分 tag 这些感兴趣再把归档加回来!

  • 看夏夏博客我才意识到 hugo 可以设置一个回车换行,搜了一下在 _default/markup.toml[goldmark.renderer] 下写 hardWraps = true 就行。(配置文件是 configue.yaml 的友请点这里

法语

我这个月 duo 得很消极!甚至缺勤了两天。

不过,duo 是周日 18:00 结算排行榜,我整个星期一缺勤,被分到了一个几百分就在前十的榜单,这是 Diamond Tournament 呀!想到以前五六千分还在掉级边缘,就觉得,也不失为一种战术……反正有冻住 break 的道具……

咳咳……月末又好好学了!快做完 Section 3 啦~~~

立体机关

这个月开始跟着 Duncan Birmingham 的教学视频 做立体机关,很简单我就很开心~
我一直对手工没什么信心。还记得小学时候班上几乎人人都会折纸盒子,大家盛点铅笔屑小垃圾什么的放在桌面上。我眼馋,课间就向同学去学,不是同学潦草地描述一下我听不懂,就是跟着同学一步步照做然后过一节课又忘了(哼哼我现在决定赖同学不会教)。做这个觉得简单反而更能强化我“没那么多真的很难的东西”的信念耶。

而且我找到了我也可以一心两用的事!我做不到边看剧边削铅笔/棒针/戳羊毛毡,但我可以边看剧边把纸对折裁开!一边看摩登家庭一边裁纸备料(?),把卡纸隆起的折痕压平好解压……!!!

等我再学一阵单独写一篇!

数学

因为把看书时间拿来学数学了,我本月学数学时间已超前两年总和!

我以前会觉得学不学的看书对我来说是纯粹的娱乐。但是自从我开始快乐数学(考试前不快乐…),数学就取代了看书的位置,回家一整周我只有下楼拿快递的时候看了几页书(教材不算),甚至 duo 都没劲了,而其它娱乐如搞笑视频、几分钟小游戏、刷 fedi 则完全没受影响。为什么。

不写“日记”了

去年一整年都是用 Obsidian 写日记,十二月底开电脑少了,就变成在备忘录里临时记两句等之后补。时间久了就会有漏掉的状况,到处翻找那天痕迹补上有点麻烦,而且,也觉得我写这种日记的作用已经达到,执着于每一天的节点就不那么有意义了。

它起初的意义是什么呢?

更早之前我也会随时记录自己的心情,形式更像嘟嘟,比较随意散乱,内容要么是一段时间后就摸不着头尾的只言片语,要么是在情绪强度到一定程度时的冲撞和爆发。朋友有问我文字会不会放大负面情绪,但我觉得我的感受全都是真实的,我不想逃避它们。——但其实我还是略掉了一些琐碎的开心和成就,那个时候我眼里就没有它们。

前年下半年我情绪太糟糕了,开始运动和看一些心理自助书。也按书上建议采取积极一些的日记形式:每天都夸夸自己。
一开始我要很努力才想得到夸自己的话。一月一号我很不好意思,哪怕是只给自己看的日记,我也会想这也可以夸吗,这也值得讲吗。但又没有骗自己,很快就尝到甜头,夸夸自己变成一种肌肉记忆,我真的感觉很好。痛苦和困惑依然会被记下来,只是放到嘟嘟这样很少去回顾的“流”里,它们可能真的就那样流过去了。经常记一记有什么好事、自己做到了什么。之前如果我在下午情绪崩溃,往往觉得这一天都糟糕透顶,而按新日记的习惯去回顾一天时,可以让我意识到这段时间里是有好事的,只是情绪把我的眼光变窄了。它们是真实的,也是暂时的。

这个日记形式对我的恢复起过很不错的帮助。
不过,现在经过一年了,我已经对夸自己很熟练了,也不需要靠回顾每一天来让自己觉得没虚度了。还搭了博客来做月度总结,可以把一件事放在更宽的时间里了,那就不用记得细到这本书零点前看到哪一章啦~

尝试月经盘

上个月看的安利这个月就用上了!写博文记录了全过程!真好,我很少这么不拖延~

“不读了”

neodb 出了新的标记选项,我就是虽然手上有很多读一半放下的书但难下决心是不是真的不读了……想用一用却找不到对象,直到想到暑假看的《星条红&皇室蓝》!

6.5
A big-hearted romantic comedy in which First Son Alex falls in love with Prince Henry of Wales after an incident of international proportions forces them to pretend to be best friends... First Son Alex Claremont-Diaz is the closest thing to a prince this side of the Atlantic. With his intrepid sister and the Veep’s genius granddaughter, they’re the White House Trio, a beautiful millennial marketing strategy for his mother, President Ellen Claremont. International socialite duties do have downsides—namely, when photos of a confrontation with his longtime nemesis Prince Henry at a royal wedding leak to the tabloids and threaten American/British relations. The plan for damage control: staging a fake friendship between the First Son and the Prince. Alex is busy enough handling his mother’s bloodthirsty opponents and his own political ambitions without an uptight royal slowing him down. But beneath Henry’s Prince Charming veneer, there’s a soft-hearted eccentric with a dry sense of humor and more than one ghost haunting him. As President Claremont kicks off her reelection bid, Alex finds himself hurtling into a secret relationship with Henry that could derail the campaign and upend two nations. And Henry throws everything into question for Alex, an impulsive, charming guy who thought he knew everything: What is worth the sacrifice? How do you do all the good you can do? And, most importantly, how will history remember you?
book

一开始我对剧情也没什么期待,就是想要读一本英文书,图这个简单。
但两人脱离暧昧期后我读着总打瞌睡,到第七章(还是第八章?)四人群聊实在分不清谁是谁,看了好几遍也没懂,找来中文版对照(翻译文字外还一并改了聊天格式,蛮体贴的=0=),突然感到巨大的空虚……我怎么在为这个花时间?真的还要读下去吗?好无聊,即使是当外语阅读材料也可以看点别的……

剧情老土套路嘛,在出版物里倒是有看网文没有过的体验:角色心理变化的节点过于清晰,以至于我当时跟朋友吐槽发现自己居然顺序记住了每一章说什么(剧透折叠一下)。网文分章可没这么清楚 hhh…… 第一章背景介绍然后因为积怨闹洋相
第二章被迫营业发现对方好像人还行
第三章欢欢喜喜手机腻歪但我们只是朋友
第四章见面还是很喜欢吃醋事件触发亲亲
第五章惊恐为什么他亲我了为什么我不抵触原来他是给我是双性恋
第六章搞来搞去爱到发腻但政治原因不能在一起所以自欺欺人我们还是好朋友

和书无关的吐槽:这书宣传不就是男的谈恋爱女的搞事业吗,卖女权的……但我看 bili 剪辑底下会有人夸电影版“改得最好的地方”是:1️⃣把攻受身高调整了,她受不了受个子更高而原文反复强调;2️⃣把姐姐角色删了,她是来看甜蜜蜜的😅……

发现了“share”按钮……

傻傻的……我才注意到 iOS 选中文字之后有一个 share 按钮,可以直接选中文字然后 share 到笔记……

上网总是看到现在用不到但没准以后就想起来的东西嘛,为了方便检索,我看到什么感兴趣就复制打开备忘录新建笔记粘贴,之后整理过再把这条删掉。
用电脑操作还好,但在 iPad 上复制粘贴这个操作好麻烦啊。想搞一个 shortcut 吧!不过怎么召唤这个 shortcut 比较省事?搜一搜看别人是 select-share-shortcut……等等,怎么回事,为什么框选之后还有 share 这个按钮,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它……

关于什么肤色穿衣服比较搭

看到嘟友提到电影 Black and Arab 中一个女人一直被告知“黑皮肤和什么颜色都不配”。

想到,想到中国女人大概也很熟悉这句话?
小时候没有手机就爱看报刊亭杂志,记得《今古传奇·奇幻》里面有篇说某个角色肤色很白很矜贵,这样气质才合衬紫色,非如此就庸俗不堪。在看这篇之前我一直把衣服看作一个单独放置的装饰品来喜欢,从来不考虑衣服在人身上是什么样子。
看到这个“矜贵”描写我一下缩了,突然觉得有很多颜色自己是搭不上的……更小的时候舅舅带我买衣服,我要粉色,他说土气,要我买蓝色,我不愿意,在店里大哭大闹说我就要粉色。当时小学的我拿着杂志站在公交车站,立刻就想起来这件事,觉得自己很不好……我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子?
也是小时候看网文,别人写哪个角色很高洁要体现在她上一整天课都笔直脊背。我也被刺一下,想到我好像有点驼背,上课我尝试一直直直坐着,可是很快就累了。甚至不只是保持坐直会累,我觉得不动来动去就很累……这种坐姿是靠“品格”可以维持的吗?我做不到站如松坐如钟,就是一个更差的人吗?……长大后在《锻炼》里读到作者说“瘫坐”的自然、“fidget”的健康益处,读到好的体态不是靠意志力而是靠肌肉维持的,就有一些些释然的快乐。
还有鞋子!我好像不怎么会去注意别人的外观,发生变化的时候我知道不一样,但不太确定“原来”是什么样。在看小说描写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别人会根据日常衣着的细节去评价人……所以看到一些作者强调哪个角色一尘不染的白鞋,或说别人“朴素但干净”,我又会❗️……想到妈妈说不要给我买白鞋子,我总是一天就穿得很脏,又自觉自己在别人评价体系里低低的了……

我从小看小说的一个重点就是,“💡原来别人会这样……”
有的时候我收获了多一点的理解力,室友说话鸡同鸭讲了总是要我来中译中,“A 是说…,B 理解成…了所以她说…,C 又听成…了在说……,朋友们你们三个都不是在说一件事!”
但有的时候也会被里面理所当然的奇怪观念架住,产生小小的自卑……

说回去最初让我联想的那回事。我对自己不满的时候,觉得白人穿啥颜色都好看,黑人穿啥颜色都好看,其它黄人穿啥颜色也都挺自然,唯独我自己会不好看。我现在觉得不该是这个思路。安慰别人也不该是“你这个很好,我 xxx 才不好”。人不是单独站在一个恒定不变雪白背景下的……
还好我兼听!看网友说话就又发现“别人”不是一个整体,不是除我以外所有人都一个想法一个角度,还有很多很多不一样的观点。比较一下,这些让我觉得自己可能不够好的话,实在是不值一提,算其中最无聊最无聊的组分。有一些刻薄和要求,纯粹是出于无知。就,可以把它们抛掉了~

無断転載・無断使用を禁じます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LICATION ARE PROHIBITED

Built with Hugo
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