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四五月小结

四月状态很差,基本上就没看书,于是并入五月。

《一人交換日記》

8
pixiv閲覧人數超過480萬的人氣作續篇 《我可以被擁抱嗎?因為太過寂寞而叫了蕾絲邊應召》續篇 渴望被擁抱的漫畫家永田カビ,最新單行本 給未來的我,你能被愛了嗎? 話題作《我可以被擁抱嗎?因為太過寂寞而叫了蕾絲邊應召》的永田カビ,為了連結過去與未來的自己、雙親的固執、第一次的獨自生活、為了愛人與被愛,甚至是未來的生活……。 本書連載於《我可以被擁抱嗎?因為太過寂寞而叫了蕾絲邊應召》的單行本發售前,尚未成名的作者,在成名後的心境變化,新的發現與煩惱,以與自己的交換日記形式來呈現。
book

我还挺喜欢作画的,尤其是疏密对比的效果。
内容,我对很多地方都想说可以共鸣,但当意识到她这种程度的剖露居然面向的是那么多、那么陌生的读者,感情变得更近于恐惧……

《非必要阅读》

7.4
【内容简介】 波兰诗人辛波斯卡以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著称,同时她也是睿智深隽的散文家、风趣幽默的评论家,以及友善温和的阅读导师。她做了几十年的专栏作家,以谦逊的标题“非必要阅读”来评论各种各样的书籍,结集成这本真诚的阅读札记。这里收集的散文绝不平凡,与她最好的诗歌不相上下。在九十六篇短文中,辛波斯卡谈及时装、烹饪、家居、歌剧、文学、历史、音乐等,以小见大,充满了生活趣味和真知灼见。它教会我们如何热爱生活,如何善待阅读,如何将阅读与生活紧密联结。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波斯卡专栏文章初次结集 辛波斯卡做了几十年的专栏作家,以谦逊的标题“非必要阅读”来评论各种各样的书籍,结集成这本真诚的阅读札记。 她是睿智深隽的散文家、风趣幽默的评论家,以及友善温和的阅读导师。 🔺辛波斯卡私藏书单+阅读指南:从阅读中捡拾智慧,以阅读回答生活 辛波斯卡曾说过:“我是个落伍者,觉得阅读是人类迄今发明的最光荣的消遣。” 在九十六篇短文中,辛波斯卡谈及时装、烹饪、家居、歌剧、文学、历史、音乐等,以小见大,充满了生活趣味和真知灼见。 她教会我们如何热爱生活,如何善待阅读,如何将阅读与生活紧密联结。 🔺中文世界初次引进,诗人黄灿然潜心移译,特邀pay2play装帧设计 【名人评价及推荐】 我只是一个读者并且希望做一个读者,一个业余爱好者,一个拥戴者,不受无休止的评估的重压。——辛波斯卡
book

和她的诗气质一致,萌萌的,好好笑,还附赠好多我爱看的无用豆知识。
之前我虽然也说不在意读书“有用”吧,但去翻自己没想实践的“工具书”时还是有点害羞的……感觉发出来像是我在暗示自己正做什么或想做什么?但看辛波斯卡坦坦然放出自己在看的《生活的艺术,或良好礼节大全》《书写的艺术,或你与你的性格》《一百分钟美容》《给你家里贴墙纸》等还奉上调侃小短文,我能更理直气壮地说人家就是好奇嘛了…… > < 嗯,后面提到的《图画书这样读》就是我受到这一激励(?)之后在微信读书推荐模块里发现的,那本书的封面本来让我毫无期待的来着……

阿加莎·克里斯蒂

《复仇女神》

7.6
过着安宁生活的马普尔小姐突然收到一封信,一位老朋友愿赠予她一笔数额巨大的遗产,前提是她为他做一件事。然而信中并没说明具体是什么事,只把此次行动称为“复仇女神”。 马普尔小姐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始了这位朋友为她准备的“旅行”,她确信这项任务与犯罪有关,于是,她要先“发现罪行”。 她必须怀疑每个人、每件事,而这趟意外频发的破案之旅,看起来越来越危险了……
book

一开始连问题是什么也不知道有点意思,但这么着好容易不小心就切到扫描模式跳过眼前的人名,翻两面后又回神:我刚刚看了啥……
连贯看下来或者做笔记的话这本凶手应该很好猜,干扰项少,有明显铺垫。
这个版本翻译一会儿说马普尔小姐是自称“复仇女神”的一会儿说这是 R 给她起的绰号,矛盾了。

阅读中会想抽一些男 npc 的贱嘴。对于小 R 的强奸前科:“别忘了,和过去相比,现在的女孩儿更容易‘被强奸’。她们的母亲会一口咬定是强奸,这种事多了。而涉案的女孩儿有好几个男性朋友,关系明显超出了友情的范畴”、“妈妈们都教育女儿,只要母亲不在家或者爸爸度假时,有个年轻人跟女孩儿待在屋子里,即便他压根没什么想法,是女孩儿不断勾引,最终两人上了床,也要指控他强奸。”
书里没再为这事提供其它观点。

《五只小猪》

8.3
年轻的卡拉小姐在结婚前夕被告知自己的身世——十六年前她的父亲被杀,而她的母亲被当做杀人凶手死在狱中。大为震惊的同时,她也收到了母亲临死前留给她的信,信中坚称自己不是凶手。困惑的卡拉找到波洛,希望查明真相。波洛走访了五位当年的见证人,从他们的叙述中还原出了一幅耐人寻味的画卷……
book

还挺喜欢这本的。谈话里换着视角对同一个事件做不同的解读,我很喜欢看到“还可以是这样”,用到记忆的特性我也喜欢。

这本魅力的另一方面是好几个很有力的女角色?仨男的都特别把自己的欲求/男人的价值当回事,但“主要事件”就这样把他们绕过去了,呵呵,无人在意你们捏……

折叠:剧透。 比如,大家都说与渣男爱情故事什么的,其实该男死前卡罗琳在痛恨他对埃尔莎的残忍,该男死后卡罗琳要保护妹妹也圆掉自己心中愧疚,根本无人有暇为他泪一滴的🥺……埃尔莎也是发现被欺骗就激烈报复,视自己的感情比这个男的命重要多了。要说两位多爱吗我觉得把这男的换成头猪都一样,嘿嘿。
(我对“死的是我”这个小高潮没啥感觉啦,可能因为书里没能说服我这个女人怎么就此枯萎了……那种恶女乱杀乱爽电视剧都还更能取信于我??)

楚留香传奇

《借尸还魂》

7.2
面对不可思议的还魂之谜,楚留香如何找回真正的“尸体”,又如何揭露江湖第一杀手组织的真相?
book

真相很好猜但开头还是蛮吸引我的。原来新传真的是新传(?)我再找别的开始……

因为薛斌初登场就在随随便便跟小石上床来着,后面揭开谜底讲此人心有所属,全书的时间区间他都在千方百计一定要和心上人成婚的准备工作中,大家对此毫无疑问尊重祝福,好怪怪哦……

《血海飘香》

book

原来这个才是第一本,剧情也蛮精彩啊!虽然之前被剧透过大 boss 也觉得挺好看的。人物萌是早有预期,我一般不喜欢动物塑但一点红真是猫得我很服气……

《大沙漠》

8.1
《楚留香传奇》又名《铁血传奇》,总共包括《血海飘香》、 《大沙漠》、《画眉鸟》、《鬼恋侠情》、《蝙蝠传奇》、《桃花传奇》、《新月传奇》、《午夜兰花》八个系列,是武侠小说家古龙生平最为著名和影响力最大的小说,也是最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之一。
book

虽然上本也不少但体感这本里的裸体女人安排更密集了,阴谋智斗(?)几乎都被淹没在对女人不高明的见解发表和美丽胴体中……读着淡淡的……没想到胡铁花正式登场只是让我心生反感……

直到看到“并非故作可爱状”,萌了一下……

《画眉鸟》

8.3
book

前半本谜题好猜,可以说和黑珍珠的性别一样完全没打算藏着掖着,主打一个闯关闯关,但我在要取得的答案没啥悬念的情况下用结构这么明显的闯关,我读着会有点不耐烦……还是比上本好看的 0.0 水母故事给我种泄气感,本来我看到画眉鸟似有反转还好奇一下。

《图画书这样读》

评分人数不足
本书为图画书阅读指导书,由著名图画书研究者彭懿根据自己多年的阅读体悟和经验撰写,旨在为读者提供有效阅读图画书的途径和要领。书中结合大量国内外经典图画书,根据作者多年的图画书创作经验,一共将阅读图画书的方法拆解为七步,简单易懂,相信可以帮助更多读者读懂图画书。
book

虽然说“用心感受”就好,但是,一本图画书往往书薄字少情节简单,有时候读者情感还在酝酿就已经翻完一遍,到底可以去感受什么呢?解读或是千人千面,可如果“看不到”细节,就谈不上解读。
这本书就是在介绍绘本作者可能在哪些地方做了设计,反复翻同个绘本时可以去注意观看什么。

封面可能不是太讨喜的画风,内页还是好看的,配非常多优秀绘本的节选示意。读着感觉很像读喜欢友友的读书记录,多少能从中“进”来几本“想读”,而即使都不会找来读,看这些描述和指引也是很愉快的。
(就是小男孩和爷爷主角太多,我想通通变猪……)(我看完才发现原来作者也是男的啊。)

《天鹿》

评分人数不足
关于本系列 “安房直子月光童话”系列收入安房直子《手绢上的花田》《直到花豆煮熟》《风的旱冰鞋》《兔子屋的秘密》《红玫瑰旅馆的客人》《天鹿》《扑克牌里的房子》等经典代表作品,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彭懿,著名翻译家周龙梅倾情翻译。 作品具有典型的东方色彩和浓郁的日本乡土气息,着眼于平凡生活中的草木与花田、动物与精灵,以超越时空的元素连接幻想与现实,从中创作出豪华绚丽的魔法故事、气势磅礴的浪漫传奇或是静静的而又小小的童话。作者以高度形象化和富有色彩感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深入人心的精致画卷,以女性温柔的笔触,书写美丽而不可思议的世界,讲述那些充满诗意与忧伤的故事。 关于本书 《天鹿》讲述了猎人清十一家与一头鹿之间的奇妙故事。月光下,猎人清十正准备吹响鹿笛,引鹿前来。为了给三个女儿准备嫁妆,他从未放走过一头鹿。然而这天晚上,清十碰到了一头会说话的鹿,鹿请求猎人放过自己,作为报答,鹿带着他去鹿集市买宝物。清十回家后和妻女讲述了自己的奇遇,女儿们也想见见那头神奇的鹿。后来,鹿依次带着清十的女儿们去鹿集市买宝物。但清十一家不知道的是,鹿这样做,是为了寻找那个吃了他的鹿肝的姑娘。失去鹿肝的鹿,既上不了天,也回不了地,他能结束漫长的漂泊而变成天鹿吗?
book

插图版画很漂亮。

像这种,日本童话的口吻(?)和描绘的景象我一直挺喜欢的。

对故事的感觉则有些复杂。
我觉得这个故事有美女与野兽的主题,我从小就喜欢这类故事里的力量对比——别人看起来我柔弱你孔武但内里可以是相反的。对于女孩,我喜欢强调人的勇气和意志不需要靠把自己包装成某种刻板形象体现,对于野兽,呃我就喜欢看人家美美的惨惨的……看到鹿说“我忍受着痛苦把你带到了孤山,可是并没有因此得救”我就是,很爽……
但是,这一故事里加上吃了鹿肝这个因缘,女主角不仅是能自己去体会鹿的弱势和悲伤,而且是从小就在冥冥中感觉有一个人在等着拯救、自己属于这位新郎……这让我觉得有些不舒服。我会忍不住去想,这样下来这个女孩子像变成了人类的偿债物,她的美德不再只是她的个性,而成为符合“祭品”要求的工具。去想,不贪心的人和受害的鹿群全部避去另一个世界,这不公平也不足够……虽然我知道故事没有在寻求什么公平的解,我自己本来也不是想要看那样。

《抱歉,我动了你的脑子》

9.2
⭐️ 从钢铁工人半路转行,到为数万名患者操刀手术,一位神经外科医生入行头几年血泪交织、鸡飞蛋打的成长之旅 ⭐️ 轻松好读的美漫风医疗职场剧,百分之七十的大笑加上百分之三十的大哭。二十个悲喜相依的真实案例,二十桩事关生死的黑色幽默,每个爆笑瞬间的背后,堆叠着医生的快乐 、心碎、勇气和不凡毅力 ⭐️ 曾译为《神经外科的黑色喜剧》,豆瓣评分9.0,Goodreads评分4.34,《英国医学杂志》(BMJ)、美国医学协会(AMA)专文推荐,临床专业学生值得一读的宝藏读本,更是适合所有人的扣人心弦故事集 ⭐️ 每个未被埋起来的日子都是好日子,要大笑,要向前,要每时每刻享受生命的喜悦!从这本书开始用医生的眼睛正视生死,剖开肉体和皮囊,为生命填进灵魂与意义 ⭐️ “五迷”自我修养之书,五月天主唱阿信私人书单倾力推荐:“从粉红色的的脑浆中看见血泪交织的真实人生,非常精彩!” 【内容简介】 ---💊 神经外科守则第三条:只要病人还活着,你永远有办法把他弄得更惨!--- 一位钢铁工人,半路转行学了医,误打误撞进入了有“医学桂冠”之称的神经外科,由此开启了一段甘苦相依的修炼之旅,也见证了那些事关生死的黑色幽默:患有21三体综合征且只有一条椎动脉的安迪、抱着小兔子玩偶与死神抗争的瑞贝卡、抢在脑瘤杀死她之前生下孩子的莎拉……他每天要面对的是“疼痛”“创伤”和“瘫痪”,要打开造物主最不愿让人动的“脑子”,要每时每刻行走在刀锋边缘,也要有接受失败和死亡的勇气。 这是一本改编自真实经历的纪实故事集。在描画那些撼动人心的生死时刻之余,也以自嘲幽默的笔触记录了神经外科医生的心路历程,思索生命的可贵与脆弱,将我们拉回交织着药水、针筒和手术刀的现场,目睹一幕幕真实人生。 【媒体赞誉】 🌈 一部关于外科医生的佳作:有趣、黑色、观察细致入微,而且富余人性。 ——伊恩·麦克尤恩(英国作家、布克奖获得者) 🌈 张力十足、撼动人心、引人入胜。 ——《纽约时报》 🌈 一本交织着欢乐和悲伤的医生回忆录,神经外科医生都应来读一读,也会让其他所有临床医生有所收获。 ——克里斯·巴雷特,《英国医学杂志》作者 🌈 本书会让你体会到医疗第一线的苦痛、悲伤与欢乐,是所有医学生、医师和病人都应该读的书。 ——伯尼·西格尔(外科医生、医学博士) 🌈 文笔充满幽默和悲悯,却不煽情。维托斯克医生让我们发现神经外科医生——那些手术室里的“神”们——其实也是人。 ——科克斯书评
book

这本书的中文翻译于 23 年出版,书名和封面都让我默认它属于比较“现代/时髦”的作者。实际上看作者后记,本书内容是在 95 年完成的,谈及的从业经历发生时间还要再早个几十年。这点之所以在我看来值得关注,是因为书里还在使用过时已久、性别歧视的术语“歇斯底里”来代指病人遭受到真实的痛苦,但对应身体部位本身并无病变、应该采取其它治疗方式的情况。
书里其它与精神疾病相关的论说同样既不严谨又不道德。
比如,在指出人们日常中会凭感觉给别人乱贴精神类疾病标签后,写出几大段排比“如果你说这种轻微的情况算 xx 症,那么我看过的这种严重的情况算什么呢”。
首先批评不在症结上,自己的例子也还是在用日常印象“诊断”;其次逻辑谬误,有人重症怎么就能否定轻微的状况也可能是生病?最令我厌恶的是,这些话给人一种猎奇感,病人的症状被拿来显摆作者见多识广——我不认为这是我的过度解读,因为作者立刻就讲他心里最带劲的精神病是精神分裂,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不一样,精神分裂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我感觉他的意思就是被批评的一般人没见识过“真正的”精神病,他懂他见过所以他要来讲讲。讲什么啦……后面该懂哥说到自己接诊的一个精神分裂病人的表达内容让常人难以理解,总结还能跳到精神病患者的发言都是这样。
除了这部分雷点密集的内容,书中还有两处让我感到对作者的厌恶:其一是讲到一位病人时写她“穿了件很性感的睡袍”,前后文没有一处需要提到这件事;其二是他在科普脊髓承担的低级神经功能时举出了下面这个例子。

有一次,我们学校的神经生理系做视觉实验时,将一些猫的脑子拿掉。后来,这些没有脑子的猫被分送给一些不明真相的爱猫人士,他们一直不知道这些猫跟正常的猫有什么不一样。他们也许会说:“你们送我的猫真聪明,知道我在叫它,只不过它太独立了,怎么叫它都不肯过来……”

我觉得很恶心。想也知道不可能是摘掉整个大脑啊,那还能活吗,为什么要夸大其词说“没有脑子的猫”?把大脑功能有障碍的猫送给不知情的“爱猫人士”也有大问题吧,不了解猫咪身体情况的人怎么照顾好猫?不管这是事实还是道听途说,作者的反应是把收养猫的人当傻子来笑话都令人厌恶……

看到这些我很生气,想那些说“人文关怀”“医者仁心”的评论你们是看不到这些部分吗,不觉得不妥吗。读到最后四章知道感动别人的内容在这里,屎里掺的巧克力在最后几口唉😅……

《脑子不会好好睡》

7.2
★ 睡眠意义重大,埋藏问题万千 睡眠组成我们每个人至少1/3的人生,而我们对它却少有认识。人和动物为什么要睡觉?为什么会做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生阶段,睡眠模式有怎样的不同?睡眠中脑子内部上演着怎样的生化神经大戏?睡眠和抗氧化、防癌、抵抗心血管疾病和痴呆有怎样的关系?睡眠不足又会有怎样的急性及慢性危害?难受的“鬼压床”有没有破法?看似睡眠问题,背后竟然有神经损害、癫痫、抑郁等诸多原因?……种种重要问题,本书都会提供答案。 ★ 比虚构更精彩的真实案例 确实需要上课疯狂睡觉的中学生,可以得到医院的证明和假条?走在十字路口也会有人突然睡倒,这不是好危险?老奶奶梦游了几十年,过程中的高光项目竟是驾驶摩托风驰电掣?男子来咨询说梦话的困扰,却牵出了女友的精神问题……这些事件听来匪夷所思,却都是真实病例;其精彩乃至惊险固然令我们眼界大开,而其中真实的困境、道理、抗争、关怀,对我们每个会睡觉也还会醒来的人,都有巨大启发意义。 ★ 不容错过的领军医生+故事大王 作者是神经/睡眠科的主任医生,二十几年一直受训、供职于相关领域执牛耳的医学机构(帝国理工医学院、英国国立神经内外科医院、惠康桑格研究所、盖伊医院睡眠中心……),乃至担当领军人物,拥有傲人的学术成果和丰富的病例积累,同时又具备通过BBC等媒体向公众科普、讲故事的多年经验和特色鲜明的英式幽默感。在本书中,作者同时发挥了专业和叙事两方面的长处,将奇妙故事和神经机理巧妙结合,读来令人大开眼界、手不释卷。 别小看睡眠问题。长期打鼾可能降低智力;长期值夜班,提高患癌率…… 作为从业多年的睡眠科临床主任医师,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众多亲自诊治的病例 :睡梦中,人不但可能吃光冰箱,还可能睁眼开车甚至殴打伴侣;清醒时,也可能因为大笑而睡倒在地……而这些症状背后的机理,潜伏在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打开本书,你将同时收获阅读悬疑故事的快乐和指导睡眠健康的科学信息。
book

这本我挺喜欢的。
和上面那本连着看感想是,虽然前言就说了后面要讲的是极端案例,但作者完全没有在猎奇耶……那本书里有科普内容,但重点是作者的从医生涯——他是神经外科医生,十三章的书到第五章才开始讲在神经外科的经历,知识点是“故事”的组分。这本书则更强调科普,“故事”则只是用来介绍情况,帮助读者理解睡眠的细节,或告诉读者这些问题不只有段子里古怪搞笑的一面,病人的生活可能受到怎样具体的困扰。
内容上信息量蛮足的,我看过一些同话题的科普书,再看这本还是觉得蛮有收获。可能看到后面会觉得有些枯燥?
缺点我看其它短评也有讲,作者介绍完某种疾病后会用诸如 RLS、NES 的首字母简称,中文读者可能还没记熟呢就出现一段话有两三个这类简称进行对比。译者或编辑处理一下的话阅读体验可能会更好,没处理我觉得也还能接受,看前后文能猜什么是什么。

未经博主明确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链接和转载。
Built with Hugo
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